冰墩墩,不是这么玩的( 二 )


而在所有媒体平台的版权和规则意识不断强化的行业背景下 , 央视的报道失误 , 亦或者说报道事故 , 尤为凸显其不专业之处 。
另一官媒的一位媒体从业者告诉20社 , 央视此次报道 , 就是专业媒体做了不专业的事 , 没有尊重规则还洋洋自得 。 “而且我很好奇 , 为什么采访人员想穿冰墩墩就能穿?感觉一个链条的规范都没有遵守 。 ”
而除了规则方面的冲突 , 大批网友之所以对“皮下”暴露真人反应如此激烈 , 对版权运营屡次暴露管理缺陷如此不满 , 背后是大众对于“虚拟形象”产业和文化的越来越认可 , 与官方/主流语境对此的轻慢之间的冲突 。
不管是去年全网大火的玲娜贝儿 , 还是以A-soul为代表的逐步扩圈的虚拟偶像 , 其扮演者 , 也就是“中之人”越来越被大众认知 。 “中之人”需要遵守一套规则 , 在赋予童话/虚拟偶像生动的情感、行为、故事的同时 , 不能因泄露自身而破坏童话/虚拟偶像形象的完整性 。 这是在受众层面逐渐稳定的默契和共识 。

冰墩墩,不是这么玩的

文章图片
图4/9
(冰墩墩扮演者在社交媒体上以冰墩墩第一人称发言)
在去年A-soul成员的中之人信息被曝光后 , 一些粉丝得知中之人可能已经结婚时 , 无法接受漂亮可爱的偶像后面是已婚的人 。 不少人迅速脱粉 。 “中之人”打破自己的偶像 , 俨然是这些粉丝受众最无法接受的“塌房”事件 。
冰墩墩的热卖现成为冬奥经济的一大亮点 。 对其形象毫不在意的破坏 , 损害的不只是大众对吉祥物的想象 , 一个不断扩大的圈层受众的情感 , 还有一个产业链上的生计 。
基于此 , 你就能够理解 , 为什么网友们会发出这样的愤怒斥责:“策划满脑子中年男性的土横和傲慢” , “本质上是央视这帮采访人员和策划的自大傲慢还有粗俗的审美以及巨大的ego” , “主流对造梦的无知、傲慢超乎想象 。 从对玲娜贝儿火爆的看不起 , 到对冰墩墩经营的失败有迹可循”……
“一直在身边”的熊本熊
如果要为冰墩墩找一个可以参照的范本 , 熊本熊(正式的名字为“酷MA萌”)可以说是最理想的目标 。 作为日本的第一个“吉祥物公务员” , 熊本熊被设计出来的初衷 , 是为了在日本九州地区的新干线全线通车之际 , 到大阪等城市吸引更多游客注意到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熊本县 。
从一开始 , 熊本熊就作为一个完整的角色被构建 。 他的官方身份是日本熊本县的公务员 , 头衔是“营业部长兼幸福部长” , 带领10人团队 , 负责在日本各地出席熊本县的各项宣传活动 。

冰墩墩,不是这么玩的

文章图片
图5/9
(熊本熊部长赏樱 , 图片来自@熊本熊官方微博 )
和冰墩墩一样 , 熊本熊的设计元素也和当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比如“熊本”自然要使用动物熊来作为原型;而熊本最知名的旅游景点熊本城的颜色 , 是黑色 , 所以熊本熊的主色也被设定成黑色;另外 , 小朋友更喜欢有腮红的可爱角色 , 而且熊本也被称为“火之城” , 所以红色的腮红也就确定了下来 。
人物特点方面 , 熊本熊被设定为“好奇心旺盛又顽皮”的男孩 , 后来也被总结为“贱萌” , 爱开玩笑、爱恶作剧 , 活泼开朗 。
值得注意的是 , 熊本县政府一开始也不知道该如何运营这一角色 , 在日本电视台NHK《行家本色》2018年的采访中把自己称呼为“门外汉”集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