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将是万物互联、智慧融物的时代 , 商业银行唯有主动拥抱变化 , 以数字化驱动敏捷迭代 , 增强自身的“反脆弱性” , 才能巍然屹立于科技湍流和旋踵变化之中 。 在当今“唯变不变”的环境中 , 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韧性、创新性和敏捷性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 。 在数字化转型的潮头浪尖 , 中小商业银行以经营的轻灵、轻捷、轻巧 , 方能在越过“关山”的不确定性中开拓新局面 。
银行之“轻” , 要义在于以客户为中心 , 强化服务价值导向 , 从资金中介转变为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内核在于以轻资本占用降低风险偏好 , 提高资产投入回报;机理在于将金融服务嵌入客户旅程 , 以数字生态赋能客户运营;基础在于金融科技引致的模式和流程重塑 。 当前 , 很多中小商业银行纷纷举“轻”定向 , 以“轻”致稳 , 以经营之“轻” , 践行服务实体经济之“重”责;以经营之“轻” , 践行数字化转型之“重”担;以经营之“轻” , 践行可持续发展之“重”任 。
在深入分析“轻银行”转型趋势和借鉴先进银行同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 渤海银行提出以“七轻”为核心的“轻银行”转型思路 , 以期为推动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提供路径启示和参考 。
以“轻”致稳:轻银行成为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势之所趋
【屈宏志:中小银行“轻银行”转型路径探索】从辩证发展的角度看 , “轻”与“重”相辅相成、相依相合 。 延伸到商业银行领域 , “轻”与“重”是经营方式和模式呈现的不同 , 向“轻银行”转型 , 不是避重就轻 , 而是利用更少的资源、更少的资本和更敏捷的技术 , 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 是经营模式和经营能力的全面、系统、深刻转型和提升 , 以轻致稳 。
以“轻”履责:“轻银行”适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溯本求源 ,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 。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 , 银行是金融的重要枢纽 , 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百姓美好生活的重要职责 。 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要紧贴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内在逻辑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
向“轻银行”转型是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需要 。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 ,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 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 , 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 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 中小商业银行向“轻银行”转型 , 是系统性深化改革、全面提质增效、企业级流程重塑的过程 , 是构建新型金融服务能力、服务模式、服务体系的过程 。 通过节约资本消耗、优化资产结构、把牢风险底线 , 中小商业银行能够在强化资源优化配置中更高效、更稳健地匹配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 。
以“轻”致胜:“轻银行”助力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 , 为中小商业银行向“轻银行”转型提供了技术创新支撑 。 在新兴前沿技术纷繁且不断更迭、演进的过程中 , 社会的生产力正在发生全面的深刻跃迁 , 生产关系也在经历着解耦和重构 , 数字化情境经过了微澜、浪起、汹涌之势 , 正沿着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层层渲染、渐次演进 。 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是深入的、深刻的和深远的 。 未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都要因之而重检、重塑、重启和重构 。
“轻银行”为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 将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 客户需求、业务发展、经营模式的逻辑转变 , 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赋能的根本主线 。 在中小商业银行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 不可盲目追寻前沿技术本身 , 而忽视业务发展的根本逻辑 ,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深度融合 , 才能实现经营管理的全面升维和范式转换 。 向“轻银行”转型 , 基于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本身 , 将进一步明晰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逻辑 , 为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现按下加速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