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中之脑”与《黑客帝国》:“身心二元论”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八 )


【“缸中之脑”与《黑客帝国》:“身心二元论”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需要注意是 , 唯心主义并不等同于唯我论(solipsism) 。 因为唯心主义所主张的构成世界的心灵既可以是我的心灵 , 也可以是他人的心灵 , 或者说上帝的心灵 。 只有主张世界是由我的心灵所构成的 , 这种理论才被称作唯我论 。
乍一看 , 唯心主义非常反常识 。 但在电影、小说中却并不少见 。 大家可能都看过《黑客帝国》系列电影 , 也可能已经听说过“缸中之脑”这样一个思想实验 。 “缸中之脑”是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于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与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一书中所阐述的一个假想 。 他设想 :
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 , 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 , 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 。 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 , 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 , 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 。 对于他来说 , 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 , 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 。 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比如 , 截取掉遭受大脑手术的记忆 , 然后再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 。 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 , “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
“缸中之脑”与《黑客帝国》:“身心二元论”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剧照
这一思想实验是不是和《黑客帝国》的设定很接近呢?
但是 , 不论是《黑客帝国》还是“缸中之脑”思想实验 , 都还设定了某种物理机制作为基础 。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更加接近唯心主义的思想实验以及相似的电影 。
“梦的怀疑论证”是由我们前面提到过的17世纪的哲学大神笛卡尔在他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一书的“第一个沉思”中提出的 。 这个思想实验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你如何确定你不是在梦中?”看过《盗梦空间》的都知道 , 男主角用旋转的陀螺来作为区分梦与现实的标志 。 但凡读过并且好好思考过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或者对笛卡尔以来的知识论有所了解的人 , 都知道“你如何确定你不是在梦中?”是个非常难以回答以及论证的问题 。 在某种程度上 , 甚至可以说 ,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以及近代以来的知识论都是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 这个问题远非一个陀螺的旋转可以解决的 , 《盗梦空间》的开放式结局其实也暗示了这一点 。
不论是“缸中之脑”与《黑客帝国》 , 还是“梦的怀疑论证”与《盗梦空间》 , 这样的设想再往前推一步就不难走到唯心主义 。 也许我们始终活在梦中 , 自己的梦、他人的梦抑或上帝的梦 。 最近经常有“穿书”这类的网络小说 , 书中的人物是二次元 , 我们是三次元 , 但是 , 难道我们没有可能也是活在别人的书中吗?我们所谓的现实难道不可能只是高位面作者心灵中的东西吗?这些设想或怀疑其实已经非常接近唯心主义了 。 然而 , 在现实中真的那么坚信并主张唯心主义的人其实非常罕见 。
“缸中之脑”与《黑客帝国》:“身心二元论”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剧照
但是 , 在哲学史上 , 有哲学家认真地对此做出过论证 。 这个哲学家就是17、18 世纪的贝克莱 。 简单来说 , 他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的论证是这样的:我们其实并没有办法知道桌子存在 , 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颜色与图形 , 手感觉到了阻力 。 换句话说 , 我们只有一些心灵中的感觉观念而已 。 谁都不知道 , 这些感觉观念的背后到底有没有实在 。 也许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观念而已 。 因此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他做的这个论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近乎无懈可击 , 以至和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学说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 最后只好称他为“一台发疯的钢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