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冰雪产业中的创业机会 , AD Legacy China CEO黄斯沉表示 , 创业本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 像雪场等涉及到重资产投入的 , 不太适合创业者去做 , 因为投资额很大 , 周期也长 。 从投资者的角度 , 更好的方向是基于C端用户的消费 , 包括滑雪、滑冰的消费到产品 , 到培训等服务性质的东西 , 短时间之内是可以成规模的 , 并且高标准可以在消费者中做品牌和口碑的 。
目前 , 线下有很多消费品品牌盲目扩张店面数量 , 并没有盈利模型计算 , “创业者如果发展线下消费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 消费者的体验跟健身房很像 , 甚至有很多课时的消费 , 它是注重运营体验的行业 , 而并不是注重开店的速度 。 ”黄斯沉建议 , 不要把门店数量看得太重 , 而是看长期经营指标 , 消费者复购的比例、坪效、开卡率等 。
黄斯沉还谈到 , 冰雪运动是季节性产业 , 中国的雪季很短 , 在中国要创业的创业者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做一个世界的品牌 。 “如果只盯着中国消费者去做 , 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忽略到很多国际品牌的优势 。 ”
他认为 , 中国的滑雪消费者甚至是滑冰的消费者 , 他们的消费水平都不差 , 甚至有很多人从小就接触国际品牌 , 以低价策略生存的方式 , 在国内尤其是在冰雪行业还是有难度的 , 可能会是一个价格陷阱 。 “并不在于你提供多便宜的东西 , 而是参与滑雪、滑冰 , 大家更注重产品的品质 , 包括服务 , 服务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之一 。 ”
热潮能持续多久?
当然 ,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 冰雪产业暗藏机遇 , 也存在较大的不足 。
黄斯沉认为 , 目前整个产出还不足以承载民众的热情 。 比如 , 春节期间有的雪场像下饺子一样 , 人挤人 , 上高级道以后情况才好一点 。
“如果数一数国内的雪场 , 对比一下整个人数 , 我们会发现真正假设是3亿人上冰雪 , 现有的设施肯定是跟不上或者是不能有效的释放消费热情的 。 ”他认为 , 这中间有大量的机会 。
关于这场热潮能持续多久 , 黄斯沉认为 , 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一 , 要看冬奥过后 , 夏季很多冰雪相关的消费是否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延续;另外 , 真正从滑雪人群的角度来说 , 消费习惯有什么变化 。 这两个信号的变化可能会决定未来十年有多少人会继续从事冰雪运动 。
朱承翼还谈到 , 冰雪运动的培训现在发展也挺好 , 特别是青少年的培训 , 但培训人数还不够 , 冰雪教练员的发展也还不够 , 培训的事业要发展 , 要大大地促进青少年和更多人群去参与这项运动 , 所以今后培训产业的发展还是很快的 。
竞赛方面 , 他认为 , 现在大众冰雪的竞赛虽然每年有大众冰雪季 , 但满足不了冰雪运动开展的需要 , 特别是高水平的品牌竞赛不足 , 这也是需要挖掘、发展的 。
朱承翼还谈到设备的问题 , 表示目前冰雪设备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 特别是国内的设备 。 “今后大发展 , 我们直接参与的人多了 , 无论是场地、设备、培训以及竞赛的活动还有设备 , 应该说还是需要大大发展的 。 ”
在对话的最后 , 朱承翼总结 , 今后冰雪产业、雪场的发展只能越来越好 , 越来越科学化 , 越来越人性化 , 越来越现代化 , 越来越接近平民化 , 这是确定无疑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