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 , 我们就对上面提到的六家企业的具体布局状况进行一些介绍 。
脸书:“all in”元宇宙
在众多科技巨头当中 , 脸书是对元宇宙反应最为积极的 。 从2021年6月宣布将组建元宇宙小组 , 到10月时将公司的名称直接改为Meta , 脸书拥抱元宇宙的态度可以说是无比坚定 。
根据扎克伯格本人的叙述 , 脸书对于元宇宙的布局是为了要“催生一个伟大的创意” , “帮助人们把元宇宙引入日常生活” 。 不过 , 现实当然并没有这么简单 。 事实上 , 从脸书当前的运营状况看 , 进军元宇宙这个选择更多的是为了扭转其在经营上的颓势 , 缓解经营当中出现的各种危机 。
虽然从各种指标看 , 脸书的走势十分强劲 。 但目前脸书的营收非常单一 , 就是广告 , 这种营收结构成为了脸书的一颗“定时炸弹” 。
近年来 , 受“剑桥分析门”等丑闻以及反垄断压力的影响 , 脸书在用户心目中形象大跌 , 而tiktok等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则分走了其大量的用户 。 不过 , 对于脸书来说 , 最麻烦的是 , 它并没有掌握硬件、操作系统 , 以及应用商店这些关键入口 。 因此 , 无论其实力多强 , 都必须受制于苹果和谷歌等企业 。 而在最近一段时间 , 苹果和谷歌纷纷调整了其隐私政策 , 这可能对脸书的营收产生巨大的冲击 。
给定以上形势 , 对元宇宙的布局其实担负着脸书的两个重要战略目标:一是要创造新的流量增长点;二是要掌握对硬件、操作系统等底层设施的主导权 。 而为了实现这两个战略目标 , 脸书可谓是全力以赴(allin) , 其投资涉及了从硬件到应用的各个方面 。
首先 , 早在2014年7月 , 脸书就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著名的VR设备公司Oculus 。 很明显 , 这次收购具有非常强的战略性 。 在将Oculus纳入囊中之后 , 脸书在人、财、物等方面都对其给予了巨大的支持 , 这使得Oculus得以四面出击 , 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 尤其是在2020年9月 , Oculus推出了OculusQuest2 。 这款VR眼镜凭借极高的性价比让脸书在VR设备市场的份额得到了显著提升 , 为脸书抢夺入口的目标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
其次 , 为了配合在VR硬件领域的布局 , 脸书也花费巨大精力进行了元宇宙应用和内容的开发 。 针对人们对于VR生活、工作、以及社交娱乐的需求 , 脸书一下子推出了四个VR平台:HorizonHome、HorizonWorkroom、HorizonWorlds和HorizonVenues , 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元宇宙应用生态 。
与此同时 , 脸书还建立了一个AppLab平台 , 让一些小型开发团队可以绕开应用商店 , 直接向用户分享其VR游戏作品——很显然 , 这个举动其实是一种绕开苹果和谷歌 , 抢占内容入口的尝试 。
再次 , 脸书还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 试图利用它们打造一个专为其元宇宙服务的金融体系 。 2019年6月 , 脸书曾联合二十余家企业 , 宣布要推出一款叫Libra的加密货币 。 根据最初的设想 , Libra将会盯住一篮子货币 , 并为脸书在全球的二十多亿用户提供超主权的金融服务 。 但由于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巨大压力 , Libra项目不得不一再缩水 , 并改名为Diem 。 最近 , 甚至有消息说脸书决定放弃Diem项目 。 不过 , 即使如此 , 脸书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实力依然是GAFAM中最强的 , 不排除它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 , 用这些优势来构造新的基础架构 , 以帮助自己突破苹果和谷歌对于入口的掌控 。
微软:从企业端开始突破
在PC时代 , 微软曾经依靠Win-dows、Office等产品长期牢牢占据行业龙头的地位 。 但后来 , 由于没有及时拥抱移动互联网 , 微软逐渐被苹果、谷歌等后起之秀赶超 。 直到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接任CEO , 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 将主营业务转为云服务之后 , 微软才重回数字经济的第一梯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