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位催化前沿技术的探索人 ,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亚栋 。
【乡贤访谈:记宿松籍院士李亚栋】他在催化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了烷烃脱氢催化剂规模化制备;他通过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 , 实现了不同类型纳米晶的可控制备;他创新地发展了系列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 , 他就是安庆宿松人 ,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 无机化学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亚栋 。
目前 , 纳米颗粒催化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 , 但贵金属的稀缺性和高昂价格 , 严重增加了生产成本 , 因此降低催化剂成本的同时提升金属纳米颗粒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 最近 , 李亚栋团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可以直接将传统纳米晶催化剂转化为单原子催化剂的新技术 , 这将为解决工业催化技术升级换代奠定坚实的基础 。
采访
李亚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文章图片
“开创新的时代可能就是单分子、单原子时代 , 这个讲很简单的例子就是说 , 从人类对极限的认识 , 我们认识操控一个原子或者分子水平 , 实际上对疾病的诊断 , 对理解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会(提供)巨大的(帮助) ,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有幸在做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间 , 走到了这个单原子催化这个领域 。 过去在纳米材料可控合成的技术 , 发展了单原子位点、单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合成技术 , 从而揭开了有可能揭开单原子催化的这个技术” 。
文章图片
与传统催化相比 , 单原子催化剂理论上可实现100%原子利用率 , 是现代化工催化技术实现升级换代的关键 , 对此 , 李亚栋有望解决这一挑战 。
采访
李亚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文章图片
“我们经常在讲 , 过去改革开放40年 , 中国向西方发达国家交了不少学费 , 也许一个新的技术的诞生 , 经过几十年大家共同努力 , 有可能我们是时候 , 向西方发达国家收点学费的时候 , 也从而证明了中国科技界会给世界的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 。 当然 , 我刚才讲到的 , 从纳米时代进入单分子单原子时代 , 一定会开启新的一个时代” 。
文章图片
开启新时代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 。 李亚栋团队很早就已经在烷烃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突破 , 实现了烷烃脱氢催化剂规模化制备 。 此外 , 他提出的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 , 实现了不同类型纳米晶的可控制备 。 李亚栋用自己的执着坚守在催化领域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 。 作为安庆老乡 , 他也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 。
采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