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人才的加盟 , 是对芯华章先进的、创新的技术理念的认同 , 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认可 , 而他们的加盟也加快了芯华章协同创新的效率 , 推动了产品的加速上市 。
这个团队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克服了众多难以想象的挑战 , 推出了多款重磅产品 , 这其中有政策的扶持 , 资金的助力和客户信任的功劳 , 但更重要的是芯华章始终专注在系统验证EDA的自主创新上 。
“短短不到两年 , 芯华章就已经成功获得十几个专利申请 , 每年还都保持数十个专利申请量 。 ”谢仲辉说 , 通过走坚定的自主研发道路 , 不仅让研发团队更具自豪感 , 更加专注于研发目标 , 也磨炼了团队的战斗力 , 打造出一支助力国产EDA独立发展的“铁军” 。
谢仲辉非常欣赏这种氛围 , 他希望帮助芯华章建立起一个长久保持创新活力的平台 , 吸引更多人才 , 包含跨界的数学、计算机、物理以及软件工程等优秀人才 , 加入新一代EDA的开发创新当中 , 相互成就 , 一起赋能芯片产业与整个数字经济时代发展 。
EDA 2.0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EDA的使命是促进芯片设计的创新 , 在芯片设计日新月异的今天 , EDA本身也是创新的对象 。
芯华章《EDA 2.0白皮书》指出 , 1990到2003年为EDA 1.0阶段 , 2003年至今则是EDA 1.X阶段 。 EDA 1.X是在EDA 1.0之基础上的改进 , 并没有出现实质上的变革 。 在后摩尔时代 , EDA设计流程与系统应用及用户体验缺少紧密关联 , 设计周期无法跟上应用快速创新的节奏 , 设计投资大、成本高、项目风险大等挑战逐一而至 , 因此行业呼唤EDA的重大革新 。
捕捉到行业发展的脉搏 , 芯华章很有创见性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EDA 2.0概念 。 “无论对芯片设计公司还是系统公司 , 我们希望能将芯片设计的技术门槛降到最低 , 让更多人参与到芯片设计中来 , 提高芯片创新效率 。 ”谢仲辉表示 。
EDA 2.0的核心内容是:在开放和标准化的前提下 , 将过去的设计经验和数据吸收到全流程EDA工具及模型中 , 带动EDA向智能化发展 , 形成从系统需求到芯片设计、验证的自动化流程 。
智能化是EDA的核心 , 也是全行业迭代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 各厂商都在努力以智能化的方式来优化客户体验、提升EDA工具的效能 。 国际大厂纷纷推出了带有AI功能的EDA工具 , 国内厂商也将AI视为赶超的契机 。
谢仲辉认为智能化的EDA工具不再要求用户花费很长时间学习或积累使用经验 , 从而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创新上 。 在这方面 , 芯华章对比传统国际EDA公司的一大优势在于我国以AI、云计算和大数据优势技术给予的技术高起点 。 芯华章作为新秀的技术包袱较少 , 必将融合新架构和新算法于新一代EDA产品中 , 可以快速做出精巧、高性能的软件 。
同时 , 谢仲辉也指出要实现EDA 2.0的落地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 “从1.X到2.0不是一蹴而就的 , 而应是一个慢慢逼近的过程 。 ”芯华章将目前开发的产品归结为1.X阶段 , 就是在满足主流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 , 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客户+产品+人才”多箭齐发 ,芯华章以自主创新突破EDA技术围城】“比如 , 传统的仿真器只能在Intel的X86服务器上运行 , 但芯华章的仿真器就能无缝移植到不同的处理器上 , 还有很多类似的创新都在芯华章的产品中得以体现 。 ”
客户的信任是芯华章最大的财富
在技术创新之外 , 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 还需要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支撑 。 “我们的理念就是与客户协同作战 , 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客户 , 而客户的成长也会为芯华章的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 ”谢仲辉强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