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功研发全国首个“智能交互庭审”系统( 三 )


书记员配置模式的改变只是二中院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一个缩影 。 近年来 , 二中院不断调整内设机构 , 将主要人力资源下沉到办案一线 , 并通过组建不同的专业化审判团队 , 提高案件与法官专业的匹配程度和办案效率 , 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困境 。
其实 , 二中院以“智能交互庭审”系统应用为核心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法官助理张末然是二中院“人工智能探索运用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之一 , 前期他与同事主要负责系统的试用和推广 , 并及时反馈各种难题 。 他向采访人员坦言 , 一开始系统并不受欢迎 。
“熟悉新系统需要改变惯性思维、行为习惯 , 特别对于那些按部就班多年的老法官来讲 , 难度不小 , 再加上系统开发初期 , 技术并不成熟 , 出错率较高 , 法官和法官助理感到明显不适应 。 ”张末然说 。
为此 , 二中院建立专门沟通机制 , 院领导通过“院长有约”、定期会议等方式与大家面对面沟通 , 并通过组建“人工智能探索运用青年突击队”开展试用及推广 , 逐渐解决人员思想上的堵点 , 同时随着审判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技术的不断成熟 , 改革度过了阵痛期 , 各项红利和便利不断显现 , 队伍信心不断加强 , 最终形成了良好的司法改革新生态 。
“智能交互庭审”新模式的应用为法院解决司法体制改革深层次问题找到破解之路 。 实践证明 , 利用科技赋能带来的各项红利 , 可以让审判权力运行更加流畅、审判效率大大提高、案多人少得以缓解、审判管理更加精细、司法服务更趋完善、法官素养有效提升、执行难问题得到切实化解 。 ”郭伟清说 , “下一步 , 二中院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 坚定不移用科技赋能 , 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 , 更好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初心使命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