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成甲解读精进之道(18)
具体怎么做呢?作者建议 , 把过去多年来进行X光照片诊断的病人案例收集起来 , 再把对应病人后来实际的病例档案找到 , 从中找到有价值的案例汇总起来 , 也就是那些有特殊反馈效果的病例照片比如:当初放射科医生看照片没有发现问题 , 可后来病人发病了 , 又或者刚开始医生判断有癌变 , 可是实际是误诊 。 这些经过汇总的有价值的案例 , 就成为训练医生的良好素材 , 他们可以通过再次诊断这些知道结果的X照片 , 来研究自己的诊断为什么有问题 , 如何改进 。 这样 , 放射科医生就把过去可能1年才能有一次低效反馈的训练 , 变成可以每天几十次有效反馈的训练 。 就这样 , 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后 , 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正确率有了大幅的提高 。
这就是一个在没有有效反馈的工作中 , 运用刻意训练原则提升效能的方法 。 我们工作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 你的工作是整个项目流程中的一个环节 。 比如你是做平面设计的 , 或者编程开发的技术人员 , 我们不知道成果怎么样影响结果 , 我们的工作能力就很难提高 , 工作几年后会觉得自己在吃老本 。 刻意训练的原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和最终结果之间建立起联系 。 比如 , 这次做的平面设计 , 哪些地方客户评价很好 , 哪些地方客户不满意 , 是什么原因 , 可以和自己的同事 , 相关的部门人员一起讨论改进方案 , 然后自己再刻意练习 , 下次继续改进 。 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