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人八九十岁依然健康 , 他们很多也是在中年时查出糖尿病 , 只是他们更注重疾病的控制 , 实现了长寿 。
糖尿病人长寿的关键秘诀到底有哪些?哪些因素又能影响患者的寿命长短呢?

文章图片
; ;糖尿病患者的“长寿秘籍”来了!; ; ;日前 , 一项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宗耕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表在糖尿病领域权威期刊《Diabetes Care》(糖尿病护理) 。研究发现 , 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做好这7点 , 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8%、癌症死亡风险降低4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65%、肺部疾病死亡风险降低74%、消化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降低72%有关 。①

文章图片
在国内外糖尿病管理指南中 , 都强调了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 。该研究纳入了7个可改变的行为因素 , 包括:
4个传统的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饮食;
3个新兴的生活方式因素:睡眠时长、久坐、社会联系 。
研究人员将每个生活方式因素赋值为0分和1分 , 做到得1分做不到就是0分 , 总分范围为从0到7 , 得分越高表明整体生活方式更健康 。
在调整一系列混杂干扰因素后 , 数据显示7个生活方式因素均与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与生活方式评分为0-2分相比 , 评分为3分、4分、5分、6-7分与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8%、42%、50%和58%有关 。①
也就是说 , 做好这7点 , 死亡风险下降一多半!

文章图片
; ;做好这7点 , 死亡风险下降一多半! ; ;一、吸烟——及早戒烟、百害无利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吸烟不仅是导致癌症、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也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吸烟还会增加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尤其是大血管病变 。近年来不少人选择电子烟 , 但电子烟可能引起肺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等 , 同样带来健康风险 。②
因此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及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 , 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 。
二、饮酒——能不喝酒 , 就不喝酒
对于糖尿病患者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中 , 明确不推荐饮酒 。
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糖尿病足中心主任医师王爱萍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 , 每克白酒能产生能量7.1千卡 , 相当于蛋糕的能量 , 因此 , 糖尿病患者喝酒后容易能量超标 , 血糖在短期下降后就会再次升高 , 高高低低的血糖波动是控糖的大忌 , 会诱发或加速并发症的发生 。③

文章图片
很多人觉得大酒伤身 , 小酌怡情 , 少喝一点有益健康 , 甚至还有“红酒软化血管”的说法 , 其实这些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2018年4月 , 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 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