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宁中:新课标即将颁布,数学教学将发生哪些变化?( 二 )


我想告诉教师们,不管未来的教学改革如何变化,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都要教学生们“拆盒子”,三年级时,把一个立方体的盒子拆开,拆开以后,观察平铺的纸盒上呈现的折横是怎样的 。
如果可能,到了四年级,用一张白纸,画出某立体图形的平面图,根据折线进行折叠 。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老师要知道,你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不一定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你教给孩子的是一种对数学、对几何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学生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会发挥作用 。因此,小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
尺规作图有两个要求:
要求一:给定一条线段,坐等长线段 。理解几何概念(类似数字) 。给定一条线段,做等边三角形,感悟两条直线交于一点;给定两条线断,坐等腰三角形;给定三条线段,做三角形,感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要求二,把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次落在一条直线上,感悟周长 。会画圆和圆弧,感悟圆的周长与半径 。如果孩子在三四年级能够感悟到这一点,那么到五六年级时对于圆的理解则更加深入 。
在统计与概率中,强调统计量,把百分数作为统计量 。
这个变化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这是适应了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很多数据的呈现都是以百分数的形式 。
但是,这种百分数和传统教授的百分数是有区别的 。百分数是一个统一的数量单位,是倍数关系的表达 。
但是,有两种表达,一种是相对稳定的表达,如两种果汁的含量、利润、利息、折扣等在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相对随机的表达 。如罚篮命中率、下雨概率、经济增长等等 。
于是,对于教材编写,我提出了下面两个建议:
第一、学习百分数时,学生可以将其用于决策,不仅仅是学生,国家也可以用于决策,如蓝天改造计划,把中国三十多个省的盛会的蓝天数量统计起来,占一年中的数量,进行由少到多的排序,将80%作为国家政策制定要求 。
第二、我建议将一课题研究融入到数学、语文、体育等多门学科之中,如关于四年级的学生跳绳多少个才能达到标准的问题研究 。
体育课上,可以让学生跳绳,每位同学可以跳多次,计下平均数 。数学课上,将数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引发学生讨论,如何根据数据制定四年级学生的跳绳标准,并说出理由 。语文课上,可以围绕这个课题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
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体会数学的意义 。
在综合与实践中,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联系 。
要求除长度以外,其他人为规定的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放在“综合与实践”中,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其内涵 。如
第一学段:
主题活动1 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主题活动2 时间在哪里:认识时、分、秒;
主题活动3 我的教室: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主题活动4 身体上的尺子:用身体上的“长度”为单位进行测量;
主题活动5 数学连环画: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记录自己一天的经历,或者述说一个含有数学知识的小故事 。
第二学段:
主题活动1 年、月、日的秘密:知道24小时,年、月、日,四季;
主题活动2 曹冲称象的故事:认识克、千克、吨,等量的等量相等;
主题活动3寻找宝藏:进一步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主题活动4度量衡的故事,感悟人为规定的量,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单位“尺”:一尺约合23.1厘米 。按十进丈、引 。《孔子家语》说:“布手知尺,布指知寸;量容量单位"升”:一升为两手所捧 。按十进斗、斛;衡重量单位“铢”:一铢为0.65克,起于黍,百黍为一铢 。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