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产品在前期的试探阶段 , 少不了运营 ,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商品运营的小技巧 。

文章插图
一、商品的定位
商品的定位会按照作用不同分为四种 , 分别是引流品、爆品、利润品和基础品 。
1. 引流品
顾名思义 , 引流品是用来吸引流量的 。 所以会选择一些成本低、日常生活中高频出现的品 。 然后给出一个极低的价格 , 例如0.99元一盒的鸡蛋 , 0.99元一斤的圣女果 。 引流品一定是亏钱的 , 利用的就是用户占便宜的心理 。
只要用户被吸引到站内 , 平台就有机会向用户推荐更多的商品 。 生鲜电商是围绕用户生活场景服务的 , 你有买鸡蛋的需求 , 那是不是会顺便再买点菜?再点肉?再买点零食?
最坏的结果你只买了0.99的鸡蛋 , 平台为此付出了一定的商品和履约成本 。 但是你完成了首购 , 平台和你建立了联系 , 就可以不断的转化你进行复购 。 只要成本划得来 , 引流品就可以一直卖 。
2. 爆品
爆品讲究的是应季和性价比 , 力争做到人无我有 , 人有我便宜 。 例如冬天的车厘子、夏天的小龙虾这种大爆品 。
生鲜电商平台会尽量找到专供自己的一手货源 , 你想吃某品牌的智利车厘子?你想吃金枕榴莲?想吃爆料小龙虾?我独家发售 , 你来不来?而且还叠加各种优惠活动 , 你来不来?
爆品策略的核心逻辑是利用已有品类本身的热度借力营销 , 爆品一定是自身已经形成了用户心智的 , 不需要平台再教育用户 。 只要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宣传就可以了 。 类似于你向女性用户推销神仙水 , 你不需要跟她解释什么是神仙水 , 只要保证你卖的是正品且便宜就可以了 。
3. 利润品
前面说了平台通过引流品和爆品把用户拉过来了 。 做生意的目的肯定是赚钱 , 所以就该利润品出场了 。
商品运营会依据挂单率(某商品出现在所有订单中的概率)、毛利润、履约成本、损耗等多个指标筛选一部分主推品出来 。 这些主推品就是利润品 。
然后在引流品和爆品的浏览链路上反复地向你推荐这些商品 , 保证你在首页、分类页、活动页都能高频次地看到这些商品 。 利润品被购买的越多 , 引流品的ROI就越高 。 很多平台是把引流品当作渠道费用来使用的 , 所以会用投入产出比的逻辑来衡量价值 。
4. 基础品
基础品看似平平无奇 , 但是需求量巨大 。 因为基础品覆盖了最广的生活场景 。
理论上讲 , 一个平台商品种类越丰富 , 用户的粘性越高 。 因为用户在你这里什么都能买到 , 就没必要再去其他家看看 , 基础品承担的就是这个作用 。
有了基础品的支持 , 商品运营才能自如地去使用引流品、爆品和利润品 。 从做产品的角度讲 , 引流品和爆品是满足了用户的爽点 , 但基础品是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

文章插图
二、营销手段
常用的商品营销手段可以分为满减优惠券、秒杀、限量、拼团、节假日促销几类 。
1、满减优惠券
满减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营销手段 。 做商品运营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用户都很聪明 , 再花哨的运营手段都不如便宜来得实在 。 但我们既然拿出成本做满减了 , 就要把价值发挥到最大 , 所以不要傻傻的直接把券发给用户 , 而是要让用户自己主动来领 。
去哪领呢?去活动专场 。 每一张大力度的优惠券都应该配一个活动专场 , 围绕着品类去设计满减规则 。 在保证用户愿意用掉这张优惠券的前提下 , 尽可能多的把商品塞进用户的购物车 , 这就是运营价值的体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