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里的无意一警 , 改变生活的种子便已发芽 , 他曾被称为“中国快递鼻祖” 。
他脱下军装到留学日本 , 本是去学广告影视 , 阴差阳错地带回了异国他乡的快递服务理念 。 陈平创办宅急送一战成名 , 从“四替”转型到调整失败 , 从负气出走到回头转身 , 再到空留的那一声叹息 , 寥寥二十载 , 他的快递人生就像一部多幕剧 , 出场一谢幕一出场一谢幕……

文章插图
他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快递 。 从宅急送到星晨急便 , 从“四替”服务到“云快递”理念 , 便是他的快递职业生涯的路径 。
他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而来 , 刚注册公司时 , 正值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 , 那时的私营企业还是凤毛麟角 。 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 工作人员按照新出台的《公司法》给他列了个清单 , 就这样 , 一份手写的公司章程开启了他的快递生涯 。
帮人送煤气罐接送小孩、布置婚礼现场钢琴送鲜花 , 甚至翻窗户取钥匙 , 只要不触及法律红线又能帮人完成心愿 , 那就是他们的业务范围 。 为了寻找稳定客源 , 他在北京站的一战成名 , 也莫定了后来宅急送B2B(企业对企业)的业务模式 。 一条没人走过的路走过去 , 能成为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 , 走下去 , 才能有答案 。
第二次出山 , 只想专门设计和搭建一个物流平台 , 解决电子商务运营商对物流、资金流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 还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和其他快递公司共享 , “我们都是朋友 , 不是对手 ,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管理共同为电子商务服务 , 市场好了 , 谁都会发展得好” 。 这是一条本可直达“帝国”的路径 , 却因为战略失误、家族矛盾身体不适 , 抑或是流年不利 , 终究以失败告终 。

文章插图
回望曾经的辉煌与失意 , 恍如隔世 , 他离开快递圈已经有段时间了 , 但心中的那团火似乎还没有灭 , 坐在来访者面前 , 他坦诚如昔:“我懂物流 , 热爱物流 , 也投身物流 。 我是拿物流当生命的人 。 ”有人说 , 陈平是个能干事的人 , 是个想干事的人 , 但他周围没有个好人 。 这句评价带着偏见 , 带着怜惜 , 是感叹来路坎坷 , 也是叹息英雄壮志未酬 。
陈平评价自己 , 只懂快递 , 不懂资本 , 更不懂政治 , 是个悲情英雄 。 他心中的底稿 , 逐个在旁人手中实现 , 没有人质疑他的能力 , 但欲速则不达 。 每一个转弯处的加速 , 可能不是“弯道超车” , 而是“人仰马翻” 。
理想主义的挫折 , 犹如寒冬中的刺猬 , 根根竖起的棘刺 , 将陈平与梦想隔离 。
在其他民营快递企业飞速向前的浪潮中 , 无数次摇摆再调整 , 让曾经的北方巨头蹰犹豫、错失机会 , 小件快递市场上 , 顺丰、“三通达”(申通、汇通、圆通、韵达)、百世已经占据有利地位;大件快递市场上 , 迎头赶上的德邦、优速、速尔正在崛起 。

文章插图
昔日的对错已不是那么重要 , 自我放逐之后的清醒 , 远远比一句“算了吧”深刻 。
【宅急送陈平:传奇的经历路程】曾经的兄弟 , 还指望他力挽狂澜;曾经的战友 , 依然对他充满期待 。 如果还有重返战场的机会 , 这位昔日的“孙行者” , 会不会身披黄金甲 , 踏着筋斗云 , 翻越十万八千里 , 如原来那样一呼百应 , 在快递的市场上挥斥方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