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20年,亚马逊的战略头脑体现在哪

关于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2010年5月30日 , 他受邀普林斯顿大学毕业演讲时所说的:
当你步入80岁高龄 , 静静地回味过往的记忆时 , 里面记录着你充满个性的一生 , 你当初所做出的一系列抉择是如此缜密且意义重大…
我一直在想 , 这到底一个多强大的人 。
1995年 7月 16日 , 亚马逊开张;2013年销售额达744.5亿美元 。
亚马逊起初只是一小伙人将一箱箱的书从华盛顿州的贝尔尤维运送到各地的买家手中 , 19年后 , 亚马逊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巨头 。 纵观亚马逊20年发展史 , 其早期的增长率相当之高 , 甚至出现了97年的超过300%的增长率和98年近200%的增长率(见下图) 。
自2000年以来 , 亚马逊公司的平均增长率也高达32.81% , 近两年虽有所下滑 , 但其发展势头丝毫不逊色于当今诸多新兴公司 , 并且将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姿态 。

高速增长20年,亚马逊的战略头脑体现在哪

文章插图

                                                            ▲1997年 ~2013年 Amazon销售总额及增长率
亚马逊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背后 , 究竟是什么魔力在推动着?亚马逊未来又将面临着哪些挑战和危机?
亚马逊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及商业逻辑
在美国凤凰城运营中心 , 不同的亚马逊高管反复告知来访的媒体:
“我们的战略建立在客户需求之上 , 而不是建立在竞争对手之上 。 我们的理念是成为世界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 。
亚马逊的逻辑始终十分简单:
客户体验足够好 , 就能够带来更多流量;更多的流量就会吸引更多卖家来网上销售;有了更多卖家 , 亚马逊就能够拥有更丰富选品 , 提供更便捷服务 , 自然也会对客户体验有所提升 。
而随之带来的规模扩大 , 运营成本也会被更多客户分摊 , 这样一来成本结构也就更好 , 可以把剩下来的钱回馈给消费者 , 又从价格层面提升了客户体验 。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是:依靠亏损的自营业务吸引用户 , 形成护城河 , 靠集市平台的收入和其他收入来获得利润 , 之后再把利润全部投入到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创新中 。
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后发的云计算服务 , 均是如此 。
亚马逊的业务扩张
亚马逊始建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运营中心 , 截至2010年 3月 15日 , 已拥有23大类、超过120万种商品 。
高速增长20年,亚马逊的战略头脑体现在哪

文章插图

                                                                                          ▲ 亚马逊业务演变
第一次业务结构:成为“地球上最大的书店”(1994年 -1997年 )
1994年夏天 , 从金融服务公司辞职出来的贝佐斯决定创立一家网上书店 , 贝佐斯认为书籍是最常见的商品 , 标准化程度高;而且美国书籍市场规模大 , 十分适合创业 。 为了和线下图书巨头Barnes&Noble、 Borders竞争 , 贝佐斯把亚马逊定位成“地球上最大的书店”(Earths biggest bookstore) 。
为实现此目标 , 亚马逊采取了大规模扩张策略 , 以巨额亏损换取营业规模 。 经过快跑 , 亚马逊从网站上线到公司上市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 此后 , 亚马逊和Barnes&Noble经过几次交锋 , 亚马逊最终完全确立了自己是最大书店的地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