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送餐洒了怎么办?谁负责?( 四 )


“虽然麻烦了点,但毕竟平台没有补贴,我们就只能自己避免返餐和餐损了 。 ”王博有些无奈 。
对此,赵文表示,大约两三年前,美团外卖还有提供打包袋的做法,但现在除了向骑手少量供应以外,商户手中已经没有了,“现在都是要求骑手取餐时,进行餐品包装安全的核对 。 一般核对好了,基本很少有餐损 。 ”
而失去了平台的补贴,商户只能直面包装的成本问题 。
随着包装变厚、变复杂,与之相应的包装成本也是水涨船高 。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用户对外卖卫生质量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养成了新的消费意识,也愿意为更贵的包装买单了 。 王博才总算能舒口气,不用去担心包装费用的增长会“劝退”食客了 。
“现在包装费差不多是两到三块,但时不时还是会遇到餐漏的情况,还是希望能有使用起来更方便、更结实的包装吧 。 ”王博感慨道 。
据悉,现在外卖市场主流的包装依旧是发泡餐盒和pp塑料餐具,关于包装升级一事,还需要外卖上游的包装产业在技术革新上加把劲才行 。
不过,虽然包装的质量一时半会还提不上去,但关于餐损问题权责判断的方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
自2018年2月起,北京市海淀区食药局联合饿了么、百度外卖正式启动了“食安封签”项目,推出了撕开后立刻损毁的一次性封签 。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食药局介绍,商户出餐时使用同一封签进行包装,用户在收到外卖后,只要确认封签完好无损,便可知道骑手在配送过程中是否有打开外卖,能杜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遭到污染的情况,在保障了配送过程的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信任感的同时,也能作为认定各方责任的重要证据,避免了过去纠缠不清或繁琐冗长的判定过程 。
而截至2020年,“食安封签”项目已经成功在上海、南京、阜阳、安宁等多个城市推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应,同时,由于封签外观可以有较大的设计空间,也为商户宣传、推广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
不过,也应当看到,食安封签的功能还十分有限,能够保障的仅仅是骑手不会与餐品直接接触,而如何处理骑行过程中遭遇颠簸、包装不严、包装强度不够等导致餐品泄露损坏的因素,彻底“消灭”餐损问题,还需要产业各界持续关注才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