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进口电商经历的大起大落恐怕是其他行业难以想象的 。 四八新政推出当天, 整个行业仿佛被判了死刑, 尽管新政推迟至明年5月正式实施, 进口电商的命运仿佛也只是从死刑转向死缓 。 进口电商未来到底是盛还是衰?是生还是亡?
9月18日, 在海贸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大会(CCBE)上, 有棵树总经理李鹏、广东省邮政EMS总经理吴昌权、汇通天下董事长孙剑巍、泊来网总经理王中元、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李杨以及行云全球汇创始人王维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
现场的观点戏剧化地站在悲观和乐观的两个极端 。 悲观派认为, 资本寒冬、政策变化让进口电商不得不面对现实, 更有嘉宾提出, 目前消费枯竭, 资本越来越向房地产集中, 中小进口电商的未来十分堪忧 。 另一方面, 看好进口电商发展的乐观派则把赌注押在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升级的机遇上 。 同时他们认为, 政策的调整意味着产业下一步要面临升级和蓬勃发展, 目前的沉淀是为了下一步更好的起跳 。
以下为现场讨论实录:
悲观派:资本寒冬、政策变化, 进口电商雪上加霜
李鹏:首先, 资本市场确实深陷寒冬 。 其次, 整个行业里面, 市场就这么大 。 我们把销售额拉到1.5亿, 再往上就没有增量了 。 当我们把SKU扩张到三、四千个, 签了三百多个品牌, 对接了四百多家客户, 我们发现然我们发现只剩下微商可以对接了 。 现在的状况就是没产品、没客户、没得做 。
另外, 整个行业面临消费枯竭 。 现在大家都把钱拿去买房了, 根本不买产品了 。 去年我们的一些大客户销量很大, 今年的销量全在下跌, 而且很多家死得还特别惨 。
孙剑巍:跨境电商不是高科技, 也不是新玩意儿, 无非是电商的一个分支 。 要么是全品类的大平台, 你手机上耳熟能详的就几个, 剩下的有些专业的, 我们称之为垂直的 。 再剩下的呢?没有了, 可能微商有一点 。 结果是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 。 一些中转的平台要么被收购, 要么被合并 。
大家知道人民币在过去一年一直跌, 因为房地产确实在透支整个的货币经济, 包括华为, 大家知道华为是高工资、高利润的公司 。 任正非都说受不了深圳的房价, 受不了什么?成本受不了了 。 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能撑多久?意味着什么?
各位, 你的跨境里面利润率有多少?抛开补贴, 可能不到5% 。 如果汇率在一年内突然下跌5%, 那么利润从哪来?可能就亏了 。 还不要说银行的利率, 小公司的银行利率非常高 。 所以各方面的成本都不低, 进口电商不容易 。
跨境电商的核心在什么?长尾商品 。 然而新政的直接正面清单虽然带来了邮政清关、直邮清关的繁荣, 但保税仓却冷冷清清 。 进口电商得过五关斩六将, 才能挣一点钱 。
话说回来, 虽然我代表反方, 我认为从 2008年开始, 经济一直下行, 行业并不好 。 但是任何时候, 不管行业好不好, 做好自己都有生存的空间 。 只要别人能活着, 你比他活的更久一点, 那就没有问题, 就这么简单 。
乐观方:消费升级是刚需, 进口电商还有戏
吴昌权:我们(EMS)也是被政府折磨的企业之一 。 做跨境电商很累, 但是累归累, 首先我是坚定的看多者 。 我不赞同李总消费枯竭的说法 。 目前为止, 广东来说, EMS今年的邮件、快件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 。
另外, 尽管受到四八新政影响, 跨境电商只沉寂了一个月左右, 现在同比是微增的, 整个量没有下来 。 起码还有人买, 需求是硬性的、刚性的 。 中国人那么多, 中国的产品和外国的产品相比还是存在质量差的, 这个市场永远存在, 而且绝对是刚性的 。 从业务量方面来说, 我是看多进口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