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向采访人员表示, 税制的改变其实影响不大 。 但是后续的监管变化, 对企业来说是非常突然的, 而且适应时间很短 。 4月7日正面清单公布到4月8日正式实施, 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 。
在这些企业看来, 跨境电商的优势在于快、新、多、丰富, 这也是传统贸易的短板, 正面清单直接影响电商丰富和多的特征, 市场可能越走越窄 。 通关单则让保税仓的货物处于无以为继的形势 。 因为跨境的电商企业供应渠道较为复杂和分散, 很多并不是直接由生产商供货, 无法提供通关单所需的原产地证明等一系列资质 。 大部分商品无法入关, 也就无法补充存货 。
“像聚美这样体量大的企业可以支撑得久一些, 一些中小企业情况会更严重 。 ”一家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邸阿明说, 新政之后企业变得比较茫然, 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生存, 怎么活下来 。
迫于当前形势, 很多保税进口跨境电商企业也开始在寻求其他出路 。
蔡林的公司最近开了好几次会, 讨论如果政策继续执行, 在库存消耗之后, 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应对方法主要集中在把仓库挪到海外, 以及转变去做一些其他商品等 。
邸阿明也说, 现在行业讨论最多的, 就是把国内的保税仓迁移到国外, 或者直接寻找周围国家和地区的仓库, 例如越南、中国香港、韩国等 。 目前上述区域的仓库价格已经“水涨船高” 。 此外, 一些跨境电商企业现在也在寻求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合作机会 。
“现在所有的电商企业都在熬 。 ”郑州易和四方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韩丙飞说 。 他的公司的存货能够维持到5月20日左右, 目前正寻求在香港建仓或海外仓的方式进入国内 。
但是在众多企业看来, 海外仓的模式其实在保税模式之前, 大家就一直在采用, 这有悖于保税进口模式此前三年多的试验 。 与保税模式相比, 海外仓存在触犯当地法律风险、监管缺失、税收流向海外和速度变慢等问题 。
更让这些企业担心的是, 新政使得大量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断粮”, 进而影响到资本对整个行业的热情, 这对跨境电商这一底子还比较薄的行业来说无疑影响重大 。
政企双向交流频频政策或存微调可能
蔡林的企业前期线下推广资金已经投入了1000万, 推广刚收到效果, 就受到的政策的影响 。 其公司所投资的仓库, 目前也并没有多少货物在存放 。 郑州一家从事仓储业务的公司也说, 新政之后就没有客户往仓库到过货了 。
韩丙飞则说, 此前, 在跨境电商形势大好的前提下, 郑州一些从事房地产、路桥工程的公司纷纷注册子公司来从事跨境电商行业, 有一些企业甚至刚做完系统备案和对接, 新政就已出台, 导致无法进货 。
采访人员了解到, 企业的诉求主要是希望新政能够给予更多的适应时间, 对通关单模式, 单次限额和全年限额作出调整等 。 多家企业认为, 国家政策的出台更多的是从监管、安全把控等角度考虑, 但企业希望能在监管和行业发展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毕竟跨境电商仍是一个新兴行业 。
4月18日下午, 国务院办公厅有关人士赴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调研, 国办听取了园区内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对于跨境电商新政的意见, 企业所反映的意见仍是以目前遇到的困难为主 。
【跨境电商新政冲击下订单量大打折扣】而在4月28日, 分管保税区的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和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经理徐平离开郑州前往北京,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拜访国家质检总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