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经过半年的沉寂, 蜜淘终于又发声了, 这次蜜淘进行了大规模改版, 从LOGO、形象到产品都进行改变, 并提出了韩国免税店概念, 把未来战略押注在了韩国 。
我想做到的是, 消费者想买韩国商品, 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蜜淘 。 蜜淘网创始人兼CEO谢文斌告诉凤凰科技 。
放弃价格战红海
资本的寒冬来临, 创业公司都在备好粮草过冬 。 融资已不再像2014年那样, 轻易就能融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数额 。 而谢文斌考虑就是如何让蜜淘变得更轻, 跑得更快 。
2013年从天猫离职创业, 开始默默耕耘CN海淘的谢文斌算是跨境电商领域的先行者 。 时间差被他认为是创业公司在巨头面前的优势 。 只要创业公司能在这个时间差上, 通过抓住自己的特点用户群, 做到一定规模, 就做出了自身的价值 。
不过, 跨境电商作为一个近乎零门槛的领域, 有资源有流量的大公司可以随意进入 。 例如, 网易的考拉, 网易并不是一家具有电商基因的公司, 但网易巨大的流量与资本的注入, 让考拉在跨境电商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
去年, 在阿里、京东、亚马逊等纷纷发力跨境电商, 在流量、资本、品牌资源都雄厚的巨头面前, 蜜淘的优势开始变弱 。
在谈话中能感受到巨头把跨境电商业务上升到战略发展目标之后, 注入了大量资本、资源, 对谢文斌带来的压力 。 蜜淘在库存上能压个一千万、两千万的货就已经算很不错了, 但某些大公司在保税仓库中的货就有十个亿 。
翻看各大跨境电商网站的商品目录, 不难发现, 这些网站的商品有着极高的相似性, 爆款成为各大商家的主营商品 。 在品类大同的全平台思路运营下, 价格战已成为跨境电商之间竞争的利器 。 同样作为跨境电商创业者的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 在去年刚拿到一亿美元B轮融资的时就高喊, 要加入到价格战的阵地中 。
但对于价格战, 谢文斌有着自己的看法 。
就算我再融一亿美金, 我也不可能成为巨头打价格战的对手, 巨头可以通过渠道与补贴的方式把价格压到很低, 但是创业公司没有办法这样长时间消耗下去 。 这是谢文斌对时局的判断 。 他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主动放弃了全品类的运营思路与价格战的营销手法, 退到了小而美的路子上来 。
试水中韩跨境电商
聚焦是谢文斌在交谈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 他认为小而美成为创业公司在跨境电商领域的蓝海 。
此次转型中韩跨境电商, 谢文斌希望通过深耕韩国中小品牌, 打造出蜜淘不同于其他的公司的特色优势, 来提高蜜淘的知名度, 寻找与聚集特定的用户群体 。
除了韩国, 日本、美国、欧洲市场也是用户海淘的主要阵地 。 蜜淘此次转型为什么选中韩国?这与供应链与物流有着很大的关系 。
韩国的品牌资源十分丰富, 光是化妆品就有一两万个品牌 。 但韩国自己的市场与消费能力十分有限, 因此韩国商家十分愿意把商品卖到中国来 。 而日本与美国因为自己市场够大, 所以与品牌商建立供应链难度较大 。 谢文斌说 。
据了解, 在供应链上, 蜜淘已与韩国最大的几类供应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所有采购都来源于韩国本土 。
在物流方面, 蜜淘将采用集货模式 。 谢文斌透露, 蜜淘已在韩国建立自营仓库, 通过和保税区的合作建立自已的集货模式, 商品在韩国打包分拣后通过集货模式能很快的运送到用户手上, 无需要再通过复杂的转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