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二次转身护城河安否( 二 )


有趣的是 , 据媒体报道 , 一名资深进口跨境电商企业高管认为 , 正是保税进口模式"冲得太猛"波及到传统进口贸易商 , 才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
拉拢上游成双刃剑
如果说行业竞争跟政策调整这些外部因素不可控 , 那么公司自身可控的战略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 , 聚美优品的确也在这方面实现了突破 。
近期 , 陈欧在微博上自曝向韩国it’s skin公司投资几千万美元 , 这在美妆B2C甚至是整个跨境电商尚属首例 , 虽然聚美优品并未透露具体的投资金额和参股比例 , 但是其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透露 , "我们应该会针对该品牌出台倾向性政策" 。 据了解 , it’s skin为韩国三大化妆品之一的韩佛公司旗下品牌 , 蜗牛霜为其明星产品 。
事实上 , 聚美优品对it’s skin的偏爱已经开始显现 。 在聚美优品的百度品牌推广页面 , it’s skin作为极速免税店业务的三个推荐品牌出现 , 并出现在第一排第一个位置 。
毫无疑问 , 双方此次资本合作是对电商渠道话语权加强的背书 。 但是对于同平台的其他品牌来说 , 平台与竞争者的捆绑或许并不是好消息 , 这感觉就像是聚美优品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 难言公平 , 对此王小星表示认同 。
有意思的是 , 就在陈欧宣布投资it’s skin前后 , 韩妆品牌就与聚美优品的电商同行"眉来眼去" , 而国内电商对韩妆市场的野心也十分明确 , 据了解 , 目前考拉海购已获得官方授权的韩妆品牌包括AHC、LG生活健康、skinfood、toocoolforschool、绿手指等数十个 。
此外 , 聚美优品与it’s skin被曝合作当天 , 丁磊正在与韩国LG生活健康和NATUREREPUBLIC等韩妆品牌高层就双方合作问题进行深度洽谈 , it’s skin亦在丁磊的谈判名单中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现 , 聚美优品也并不是it’s skin在国内的独家电商渠道 , 唯品会、考拉海购等平台都有it’s skin品牌的产品在售 。
"显然 , 品牌对于电商渠道的态度则是广撒网 , 并没有择一而终的意思" , 分析人士坦言 , 这边有A平台给投资品牌吃小灶的风险 , 那边有B平台频抛橄榄枝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不排除短期内其他合作品牌逃离的可能 。

聚美二次转身护城河安否

文章插图

从"千团大战"杀出转型为美妆电商并赴美IPO , 聚美优品的成功能否在冲向跨境电商时再次复制?这里在重复团购一样的厮杀和野蛮:竞争对手的繁多、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品牌商的微妙关系 , 都让这个创业样本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
转型跨境电商不可
五年前聚美优品还不叫这个名字 , 而叫团美网 。 借着团购+闪购的模式杀出重围 , 聚美优品摇身变为美妆B2C , 在成立四年后赴美实现IPO , 如今又称为跨境电商的追随者 。
相关数据显示 , 去年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 , 年销售额超1万亿元 , 商务部预测 , 明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6.5万亿元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聚美优品成为跨境业务的追随者不难理解 。
聚美优品CEO陈欧在内部邮件中将这次转型称做"上市后的再创业" 。 为此 , 聚美优品一直高调地用行动为自己张贴跨境标签 , 极速免税店和母婴特卖即是其跨境业务的产品体现 , 也是聚美优品近一年来提及最多的业务 , 众高管在公开场合和微博上也极力为其跨境业务呐喊疾呼 , 陈欧则放言要补贴10亿元称霸海外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