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热的跨境电商领域, 竞争到底有多残酷?在小内前段时间听闻阿里悄然拿下了"海淘"的商标专利权后, 顿时找到了最佳答案:各大平台除了要互相缠斗, 他们还得面临巨头自上而下的打击 。 而这一切, 在曾经"一封信黑遍VC圈"的洋码头身上得到了最全面的体现 。
所以, 今天我们就来从洋码头的颠沛流离成长历史说起, 聊聊这个你死我活的"海淘界" 。
与VC们的恩怨情仇
创业项目想要成功, 除了自身内功之外, 还要能拿且连续不断的ABCD轮拿到融资, 这势必要通过那些手握重金的VC们打好交道来实现 。 别看洋码头今年拿到了高达1亿的B轮融资, 在此前的很多年间, 他们在VC心目中却是"一文不值"的"矮矬穷" 。
他们的创始人曾碧波, 作为少年班出来的神童, 既留过洋又在eBay待过, 似乎注定是要搞海淘的 。 2009年9月, 他怀揣着80万人民币启动资金回国开始了创业历程, 当时的洋码头还叫"萝卜开门" 。 小内觉得如果叫"芝麻开门"那就完美了, 简直就是阿里的天然CP 。
2010年, 他们接触到晨兴资本, 还碰巧从刘芹那里听到了雷军那句"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 。 可刘芹似乎并不认为洋码头是头"飞猪", 非但没给钱还送了他们要顺势而为的"教诲" 。 最后, 还是天使湾给了他们500万的天使投资 。
2011年, 洋码头为了A轮融资去找经纬 。 那边的分析师不但不"识货"反倒一口咬定"你们旗下的贝海是做转运的, 没前途" 。 等到2014年初双方再见面时, 洋码头早已与赛富签了协议, 悔青肠子的经纬只好改投蜜淘作为"备胎" 。
2012年下半年, 执着的洋码头再度叩开了晨兴的大门 。 这次对方没再给予什么"教诲"而是直接拒绝, 并表示"你们在阿里射程之内, 这太危险了" 。 当时, 自信的曾碧波以"马云如果亲自跑业务我立马把洋码头关掉"作为回应 。
带着"马云不可能亲自跑业务"的信心, 洋码头在当年底与阿里的战略投资部进行了接触, 由此播下了一颗"孽缘"的种子 。 如同某些大佬伪装成"亲善天使"以套得创业团队idea的江湖戏码一样, 阿里的那位Simon谢在对洋码头的商业模式和计划书进行一番深入剖析后, 天猫国际在2013年6月诞生了 。 无独有偶, Simon谢当年和饿了么团队详谈后不久, 淘点点也隆重出炉了 。
尽管遭遇了悲催命运, 洋码头依然不屈不饶, 他们在2013年8月向自己的货代公司APEX商讨投资事宜, 对方却表示"洋码头不值钱, 贝海倒还凑合, 打个包勉强值4000万人民币吧 。 我们出2000万, 你们占大股如何?"对于这样的贱价, 曾碧波断然拒绝 。 然后, APEX复制贝海的模式在天津拿下了亚马逊直邮的中国业务, 真是"一路黑到底" 。
经过4年的时间, 洋码头数次寻求投资均未果, 接近弹尽粮绝的他们一度裁撤到了只余不到30人 。 当时, 曾碧波曾在一封名为"黎明前的黑暗"的邮件里表示"将来发达了要向VC‘复仇’ 。 "
坚持到2013年底, 洋码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柳暗花明 。 在购物高峰的4季度, 旗下App"海外扫货神器"人气爆棚;12月, 他们与赛富的千万美元投资协议达成 。 一度濒临绝路的"屌丝", 不但"满血复活"而且还逆袭成功了 。

文章插图
携此余勇, 洋码头在2014年全年飘红, 交易金额突破6亿美元 。 今年1月, 赛富领投B轮融资, 金额达1亿美元 。 随后, CEO曾碧波发出了那封"黑遍整个VC界"的邮件 。 事后, 他本人称根本不担心因得罪VC导致后续融资困难, 只要洋码头前途大好他们都得再凑到跟前来 。 事实上, 晨兴方面很快就以"投或不投, 祝福都在那里"的公开信伸出了橄榄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