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敌在侧, 洋码头还需慎行
说到这里, 小内相信只要洋码头继续利好, VC们肯定会乐于跟他们"一笑泯恩仇, 把酒再言投资事" 。 然而, 还是有不少人看着洋码头的好, 自己心里却不大舒服 。
前面我说到洋码头曾与阿里投资的Simon谢密切接触过一番, 可最后的结局却是钱没拿到还让对方推出了天猫国际 。 两年过去, 洋码头的年交易额超过了6亿美元, 而天猫国际则背靠自家大树轻松实现了18亿的交易额, 几乎是洋码头的3倍 。
凭借共计近25亿美元的年交易额, 天猫国际和洋码头目前占据了国内海淘市场的绝对大头 。 不管是同类的蜜淘、全球购, 还是京东、亚马逊这些巨头, 目前都还只能"干瞪眼" 。 由此, 我们便不难看出阿里方面注册"海淘"商标的用意了, 一则在商标专利上摁住那些尚未构成威胁的对手, 二则可以好好地为难洋码头一把 。 这招, 他们其实在去年的"双十一"上已经用过 。

文章插图
除了天猫国际这个看得见的对手, 洋码头还面临各种潜在的威胁, 尤其是那些阴招 。 自去年开始, 不论是"黑五"还是"双十一", 洋码头的网站都曾遭受过不明攻击 。 造成站访问延迟、部分功能失效、服务器瘫痪等后果, 直接影响了洋码头的正常业务 。 最近, 在一场波及母婴用品等垂直领域的价格战中, 洋码头再度遇到了DDoS攻击 。 江湖险恶, 真是令人防不胜防 。
除了与大小对手明争暗斗, 洋码头自身的某些危机近期也开始显露出来 。 近日, 他们在促销活动中打击"网络黄牛"对部分有违规嫌疑的订单和用户采取了封停 。 这本来是好事, 不巧却误伤了许多正常用户, 投诉、抗议如潮水般涌了过来, 更有甚者还打算以"违约"为由进行起诉 。
虽然这次扩大打击是纯属意外, 洋码头方面也表示会进行后续补偿 。 但有关他们售后客服不给力, 却已是老大难问题了 。 或许是因为业务发展飞快, 洋码头的客服队伍建设已相对滞后 。 对于用户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类售后问题, 他们往往不是把时间拖得很长就是无法妥善解决 。 随着交易额在今后继续攀升, 洋码头肯定还会遇到更多的售后问题, 倘若还是不能让用户满意的话, 这样的短板将成为他们的致命伤 。
【阿里不仅夺走了“海淘”,还差点”要了洋码头的命”】洋码头的故事说完了 。 关于跨境电商到底有多不好混, 竞争到底有多激烈, 相信诸位看官也应该明了清楚 。 创业既已如此艰难, 一路遭尽白眼, 又有人挖坑设套在旁;看穿一切后, 还请且行且珍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