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运营能力:以用户为中心 , 了解用户需求 , 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企业均在用户运营维度加大变革 。
三、整车格局1:不一样的自主崛起
3.1 历史上自主的两轮崛起:轿车+SUV
①08-09年 , 自主轿车与交叉型乘用车受益于“汽车下乡+小排量购置税减 半政策”而放量 。 后由于合资车企加大导入低端车型而市占率下行;②14-18年 , 受益于“SUV红 利+小排量减半购置税政策+造车能力提升”自主纷纷推出爆款SUV车型 , 市占率得到提升 。
3.2 自主最新的崛起:电动智能时代的先发优势
电动智能助力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①自主品牌相对合资车企率先拥抱电动智能的变化趋势 , 纷 纷推出电动智能车型 , 抢占先发优势;②自主品牌造车能力提升 , 夯实底层制造基础 , 具备了与合 资车企正面竞争的实力 。
3.3 自主的新崛起:平台化+混动化 , 制造技术突破
模块化平台研发渠道突破进展 。 19-20年 , 长城、吉利、广汽为代表的传统自主 推出整车模块化平台 , 增强产品研发效率 , 通过模块化设计提升规模效应 , 降低整车BOM成本;
【智能驾驶的十大变革与趋势 国内自动驾驶汽车研究现状怎么样】混动总成 。 19-20年 , 长城、吉利、广汽为代表的传统自主品牌纷纷推出整车模 块化平台产品 , 增强产品研发效率 , 通过模块化设计提升规模效应 , 降低整车BOM成本 。
四、整车格局2:从扩张到分化再到集中

文章插图
4.1 科技与消费公司入局 , 竞争加剧
扩张:科技、消费公司入局智能汽车领域 。 智能汽车是产业升级的重大风口 , 百度、小米、大疆、360、创维、OPPO、 美的等科技、消费公司在2021年在汽车领域均有新布局、新动作 , 纷纷创立智能汽车品牌 , 并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品牌 车型 。 展望未来 , WAYMO , 苹果预计也可能独立造车 。
目前智能汽车参与者可分为四大势力:消费电子派、互联网派、传统燃油车派、造车新势力派 。 资源禀赋 和优劣势各有千秋 。
4.2 参与者的分化 , 自建体系与拥抱第三方
自研智能驾驶系统与拥抱第三方系统 。
部分车企布局全栈自研 , 定位 “造车界的苹果” 。 新能源车智能化的核心 , 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芯片、 系统、算法、人车交互 。 头部车企代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已经实现“芯片+操作系统+算法” 的垂直整合 , 形成“类苹果”模式的布局 。
部分车企选择接入第三方智能驾驶系统 。 华为正在成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新tier1 。 类似手机中和苹果抗衡 的安卓生态 , 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布局传感端融合和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 提供覆盖自动驾驶云服务、车联网 云服务、三电云服务、高精地图云服务、V2X云服务的智能车云服务 , 并且帮助车企打造智能化、集成化热 管理系统 。
五、整车估值:从“周期”到“周期+科技”
5.1 整车估值:商业模式重塑是整车估值重构的核心原因
汽车核心要素转变 , 软件、服务和数据将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 智能车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 , 可类比智能机对 手机行业的颠覆 。 传统车的核心元素在于汽车设计、动力总成、底盘和电子电气架构 , 硬件成本影响较大 。 而对于智能电动车而言 , 硬件绝非唯一最重要的元素 , 软件和服务也将置于突出地位 。 未来 , 汽车不仅仅是 出行产品 , 也将是移动数据终端 , 数据也将是车厂收入来源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