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科技溢价的评判:市占率、智能驾驶技术、组织机制
溢价评判标准1:市占率 。 造车新势力放量 , 特别是在豪华车领域市占率提升后 , 获得了显著的估 值溢价 。
溢价评判标准2:智能驾驶研发能力的储备深度
特斯拉:全球领先 , 纯视觉算法 , 算法自研+FSD芯片自研 , 分布式EE架构;
自主品牌:芯片需要外购 , 算法正在自研迭代 , 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
溢价评判标准3:更开放和高效的组织架构 , 让智能化与电动化的迭代开发更高效
长城汽车:学习华为IPD管理模式 , 让企业组织更扁平化 , 打造“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 , 激活企业活力 , 提升研发效率;
理想汽车:针对制造、互联网服务、电动车、生态等领域打造不同的组织模式 , 寻求组织效率的最优化 。
六、零部件价值:赛道重构与分化
6.1 智能电动背景下 , 零部件赛道分化
智能化和电动化正重塑汽车零部件价值链 , 整车价值量提升 。 其中 , 三电系统替代传统发动机成为核心零 部件 , 传感器、AI芯片、域控制器、智能驾驶软件系统等成为全新赛道 , 执行系统、车灯、玻璃、座舱等 价值量提升 。
6.2 全新赛道:激光雷达+AI芯片上车 , 硬件预埋军备竞赛
激光雷达具备其他传感器不具备的优势 , 2021年激光雷达开启量产上车元年 , 小鹏、蔚来、极狐等车企明确搭载激光雷达 。 AI芯片加速上车 , 众多上市新车型开始使用AI芯片 。
6.3 增长赛道:雷达、摄像头成为自动驾驶感知端主要增长点
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端产品的保障 , 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拉动传感端 产品需求持续提升 。
七、零部件格局:新型巨头TIER1与传统部件的集成
7.1 新时代新TIER1初露锋芒
华为定位软硬件系统集成商 , 产品分四大板块 , 成为国内首个可与博世对标的Tier1 厂商;Mobileye引领全球ADAS和自动驾驶视觉技术 , 与所有主要Tier1供应商合作 , 与超过25家主机厂建立合作 。
7.2 不变赛道零部件集成化趋势
传统不变零部件集成化是智能汽车时代的行业发展趋势 。 需求端 , 科技公司入局成为汽车行业新的OEM , 简化供应链体系、缩短造车周期是他们最大的需求之一 , 以 特斯拉为代表 , 发布底盘一体铸造专利、集成电机、电控、传动箱 , 凭借技术集成思路简化供应链管理 , 从而将精力聚焦在智能驾驶技术开发 。
7.3 主机厂格局变迁影响零部件格局变迁
欧洲汽车工业成就博世、大陆:博世、大陆创建于德国 , 汽车业务分别为全球第一、第二 , 主要客户为欧洲车企 。 日本汽车工业带动电装等日系零部件巨头:日本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公司交叉持股 , 供应链较为封闭 ,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 展带动电装等日系零部件巨头跻身世界前列 。
八、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位置划分变化
8.1 汽车内部架构变化 , 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分工变化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 , ECU中的算法控制被大量收编到域控制器中 , 整车长要掌控“灵 魂”需要打开“黑匣子” 。 零部件和整车厂的产业链划分会发生改变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 , 整车厂开始解开并掌握整车计算硬件平台和软件、应用领域 。
8.2 整车厂话语权分化
头部整车厂话语权更强:在智能驾驶时代 , 头部车企全面布局 , 建立全栈自研能力 。 自研核心系统包括:传感端融合、自动驾驶决策算法、座舱系统、线控执行平台等 。 吉利的亿咖通正逐渐实现EC-EYES、EX-PARK、EX-DRIVE , 布局传感器平台、智能算法平台以及高性能计算机终端 。 长城的毫末科技定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 产品覆盖自动驾驶算法、控制器平台、线控车辆平台 , 具备全栈自研究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