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变形金刚》中“汽车人”和“大黄蜂”都很酷 , 汽车能自己上路不需要人工驾驶 , 科技感十足 , 而随着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不断完善 , 似乎电影中的场景离我们并不遥远 。 然而近日蔚来事件以及美国监管部门对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展开调查 , 让自动驾驶领域站上风口浪尖 。 人们又突然发觉 , 现在的“自动驾驶”和我们想象中并不一样 。 那么我国自动驾驶的现状如何?

文章插图
智能驾驶的十大变革与趋势
一、整车均价:智能化引领车价上升
1.1 过去:燃油车时代 , 同级别汽车价格趋势性下降
燃油车时代: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生产成本降低→ 汽车价格下降 。 汽车生产从最早期手工作坊式生产 , 发 展到到工业流水线生产 , 再到汽车平台的引入以及后期模块化平台的进一步应用 , 生产效率提升 , 成本降低 , 价格下行 。 单车售价相比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下降 。 桑塔纳、捷达、朗逸、卡罗拉、凯美瑞等车型价格历年趋势性下降 。 同级别燃油车的均价趋势性下行 , 过去整车市场空间的动力 , 主要来自消费跨级别的升级 。 从一般到豪华 , 从小车到打车 , 从轿车到SUV 。
1.2 中期:智能驾驶初期 , 产品升级价格提升
电动智能汽车相较同级燃油车配置提升、功能提升 。 主流的高端电动产品配置优于BBA , 智能化功能强于BBA 。
1.3 远期:车价下降但稳定在比燃油时代更高水平
成本端:电动智能车的规模化使三电、感知系统、AI芯片等成本下降 。 目前 , 一辆C级电动车的制造总成本约为2.02万欧元 , 高于同等型号的汽油车成本(约1.39万欧元) , 预计 随着技术和规模化的发展 , 预计2030年电动车的制造成本将降低21% 。 电动汽车取消了内燃机 , 也不需要考虑排气和抖动等问题 , 核心为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 。 从主机厂 开发角度讲 , 模块化成本计算更为容易 。
单车ASP:中期成本和附加值均有所提升 , 远期规模化后硬件成本将有所下降 , 但是因为智能驾驶(更好的 驾乘体验)附加值 , 未来单车ASP将稳定在更高水平 。
整车市场空间(同样的整体销量增长中枢下):燃油车时代末期 , 跨级别的消费升级动力减弱 , 叠加同级别 燃油车价格趋势性下行 , 整车市场空间增长乏力;电动智能时代 , 消费结构升级获得新的引擎(同级别车的 燃油变电动智能 , 均价提升) , 整车市场增长获得新动力 。
二、整车能力:从工程制造到科技消费
2.1 整车能力:需求变化→产品变化→能力要求变化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 不同客群需求差异巨大 。 不同性别、年龄段、职业、国别的消费者购车诉求和产品偏好差 异巨大 , 例如 , 80后更注重品牌和质量安全 , 90后更注重外观颜值和服务 。 对整车厂而言 , 需要获得更精准的 用户画像 , 更多维度的市场数据 , 才能精准切入细分市场 , 满足差异化需求 。
智能电动产品变化:电动化(动力强/安静/震动低/节能) , 智能化(智能驾驶/智能服务/OTA) , 对 整车开发提出了新的 , 更高的要求 。
整车核心能力要求从工程制造到科技软件升级:①产品定义的要求提升 , 需要挖掘更多蓝海细分 市场;②对电子电气架构、AI算法方面的研发要求更高 , 需要软硬件复合人才;③客户价值挖掘 需求提升 , 需要更多的用户运营能力
2.2 自主能力提升:产品定义能力
产品定义能力:自主品牌继续提升 , 20-21年传统自主与造车新势力均推出有力爆款车型 。 有效的 差异化定位与技术升级是产品成功的重要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