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 ,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 , 零食类的投诉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坚果、干果 , 其中面包是投诉的重灾区 , 粗略统计面包的投诉量高达55件 , 甚至超过坚果的投诉量 。 大部分投诉的内容都是因为面包发霉变质、包装内有异物 , 比如苍蝇这样的情况发生 , 严重的甚至导致消费者食用后腹泻、呕吐、住院 。
小代工企业背后的困境
作为三只松鼠的代工企业 , 这些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 多数是规模较小或者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 , 他们急需订单 , 因此对于三只松鼠这样的“大客户” , 自然缺乏话语权 。 采访人员在梳理最近几年三只松鼠的供应商名单 , 发现 , 其实多数代工企业都不是业内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 。
【代加工是否有食品安全风险 三只松鼠代加工工厂有哪些】例如2016年、2017年三只松鼠的第一大供应商–杭州临安新杭派食品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5年 , 初始注册资本仅为300万元 , 2017年6月变更为2000万元;杭州鸿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 , 初始注册资本也是300万 , 同样在2017年6月变更为2000万元;2018年第一大供应商江苏鸿滨食品有限公司 , 采购额为3.98亿元 , 占到7.54% ,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 , 为自然人独资 。 采访人员从相关资料中查到杭州临安新杭派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杭州130公里外的临安乡镇 。
三只松鼠另一个特点是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 , 2014年一度高达80.27% , 近几年有所下滑 , 但仍高达64.1% , 远高于同行业公司 。 截至2018年末 , 三只松鼠负债合计为19.85亿元 , 占比最大的是13.39亿元的应付账款 , 其中主要是应付供应商的货款 。 本身的强势加之旺季备货等原因 , 会导致拖欠供应商款项 , 这并不利于保持公司的产品品质 。
显然 , 虽然长期为三只松鼠代工 , 但是其下游的代工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 有媒体报道三只松鼠的多家代工企业经常处于停工状态 , 一方面长期拖欠供货商的欠款 , 企业资金压力巨大 , 另外一方面代工企业几乎没有利润空间 , 还随时都面临被甩了的可能 , 这也使得这些下游的小企业缺乏保障 。 于是 , 很多企业也开始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 , 避免对三只松鼠过多的依赖 。 显然 , 这样的生态环境下 , 代工企业的产品品质难免出现问题 。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 三只松鼠近年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 主要是其贴牌+代工的产品生产模式 , 对于食品企业而言代工模式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 最重要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不同的供应商 , 对质量的管控就成为最大的考验 。
盲目扩展品类 质量失控
从2018年开始 , 三只松鼠就已经不满足于干果、坚果的品牌定位 , 开始向零食的全品类扩张 , 很显然 , 在做了坚果几年之后 , 这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增长已经逐渐饱和 , 为了继续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 , 对于三只松鼠而言就是向其他品类扩张 , 比如2019年三只松鼠也推出了自己的饮料品牌“第二大脑” 。 而三只松鼠的零食产品则是大规模扩张 。
根据采访人员调查 , 三只松鼠的零食种类已经多达几十种 , 从面包、蛋糕、饼类到肉干、鱼干、薯片、水果干、罐头可以说几乎覆盖了中国零售种类的所有领域 。 然而 , 品类扩张带给三只松鼠的是销售收入的提升 , 2019年销售突破100亿元 , 但背后因为代工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对品牌损伤也显而易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