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乔家大院简介主人是谁 山西乔家大院简介( 三 )


靠西北院, 原来有一小院, 为乔家的家塾, 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 。 分家后, 乔健打算建内花园, 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 。 正待兴建时, “七七事变”爆发, 日军侵华, 工程停止 。 日军侵占时期, 全家外逃, 剩下空院一处, 只留部分家人看护 。 延续至今, 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
乔家大院大门座西向东, 为拱形门洞, 上有高大的顶楼, 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 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 。 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 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 族将大;兄弟睦, 家之肥 。 ”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 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 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 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
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块, 上书“古风” 。 雄健的笔力同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 相得益彰, 耐人寻味 。 大门对面的掩壁上, 刻有砖雕“百寿图”, 一字一个样, 字字有风采 。 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 蓄道德而能文章 。 ”楹额是“履和” 。 这同作为巨商大贾的乔家所秉承的和为贵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 。 进入大门, 走完那长长的甬道, 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 与大门遥相对应 。 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 三级台阶, 庙宇结构, 以狮子头柱, 汉白玉石雕, 寿字扶栏, 通天棂门木雕夹扇 。 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 两明两暗 。 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 装饰精彩, 富丽堂皇 。 额头有匾, 上书“仁周义溥”四字, 李鸿章所题 。 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
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 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 便于车、轿出入 。 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 。 从东往西数, 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 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 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 。 里院北面为主房, 二层楼, 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 宏伟壮观 。 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 需连登三次台阶, 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 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 硬山顶阶进式门楼, 西跨为正, 东跨为偏 。 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 正面为主院, 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 。 整个一排南院, 正院为族人所住, 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 。 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 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 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 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 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 。 南北六个大院院内, 砖雕、木刻、彩绘, 到处可见 。 从门的结构看, 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 半出檐门, 石雕侧跨门, 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 。 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 通天夹扇菱花窗, 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 各式各样, 变化无穷 。 再从房顶上看, 有歇山顶、硬山顶, 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 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 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 垂弧的……, 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 细细看来, 切实让人赏心悦目, 品味无穷 。
木雕:大院还有更迷人处, 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 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 。 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 。 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 有垂柱麻叶, 垂柱上月梁斗子, 卡风云子, 十三个头的旱斗子, 当中有柱斗子, 角斗子, 混斗子, 还有九只乌鸦, 可称一等的好工艺 。 二进门和一门一样, 为菊花卡口, 窗上有旱纹, 中间为草龙旋板 。 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