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院正门木雕有八骏马及福禄寿三星图, 又叫三星高照图 。 二院二进门木雕有:花博古和财神喜神 。 这花博古是杂画的一种, 北宋大观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 成定为“博古图” 。 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 形成装饰的工艺品, 泛称“博古” 。 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 。 正房门楼为南极仙骑鹿和百子图 。 其它木雕还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 。 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 是一种民间神话故事画题 。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宋随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 其像蓬头笑面, 身穿绿衣, 左手擎鼓, 右手执棒, 云是‘和合之神’ 。 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 故曰万回 。 ”后分为二神, 称“和合二仙” 。 二仙亦蓬头笑面, 一持荷花, 一捧圆合, 取“和谐合好”之意 。 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 以示吉利 。
此外, 柱头上的木雕也是多种多样 。 如八骏、松竹、葡萄, 表示蔓长多子、挺拨、健壮;芙蓉、桂花、万年青, 表示万年富贵;过厅的木夹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献寿”, 即传统装饰纹之一 。 “八仙献寿”, 是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彩和、何仙姑八仙赴会瑶池, 为西王母祝寿, 以此组成的画面纹样, 造形优美, 栩栩如生 。 全院现存有木雕艺术品三百余件, 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
砖雕: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 题材非常广泛 。 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 。 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 即四狮(时)吐云 。 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 抬着金银财宝 。 卡圆上雕有兰花 。 掩壁上为“龟背翰锦”, 是传统的装饰纹样, 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 。 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 。 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 视能兆吉凶 。 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 寿五千年谓之神龟, 万年为灵龟 。 ”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 用作图案, 以示吉祥延年 。 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 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 喻示九路通顺 。 立柱上有四个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 中间为葡萄百子图, 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 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 。 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 。 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 。 “暗八仙”也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 是以古代传说中八位神仙所执的器物而组成图案 。 相传汉钟离轻摇小扇乐陶然, 常执小扇;吕洞宾剑显灵光魑魅惊, 常背一剑;张果老鱼鼓敲起有梵音, 常执鱼鼓;曹国舅玉板和声万籁清, 常执玉板;铁拐李葫中岂只存五福, 常带葫芦;韩湘子紫箫吹度干满静, 常执一箫;蓝彩和花篮内蓄无凡品, 常携花篮;何仙姑手执荷花不染尘, 常执荷花 。 因只采用他们所执器物, 不画仙人, 故称“暗八仙”, 含有吉祥之意, 明、清时采用较多 。
二院大门的马头正面为犀牛贺喜, 侧面四季花卉 。 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栏雕, 从东往西数, 一是喜鹊登梅, 二是奎龙腾空, 三是葡萄百子, 四是鹭丝戏莲, 五是麻雀戏菊 。 东偏院过门雕有四季花卉、四果, 加琴棋书画, 亦取吉祥之意 。
三院大长廊, 马头正面麒麟送子, 侧面松竹梅兰, 又梅兰竹菊 。 中国画正是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总称, 花鸟画为其分支 。 宋、元时期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梅兰加松树, 称“松竹梅”, 又叫“岁寒三友” 。 元代吴镇在“三友”外加兰花, 名“四友图” 。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黄凤他辑《梅兰竹菊四谱》中, 又叫“四君子” 。 后人又加上松树或水仙、奇石, 合称“五清”或“五友” 。 清代王概编《芥子图画传》第三辑, 即为《梅兰竹菊四谱》 。 这类题材, 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韧、乐观以及不畏强暴的精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