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处理器怎么选 电脑cpu选择( 三 )


AMD与Intel的产品线概述
AMD目前的主流产品线按接口类型可以分成两类 , 分别是基于Socket 754接口的中低端产品线和基于Socket 939接口的中高端产品线;而按处理器的品牌又分为Sempron、Athlon 64、Opteron系列 , 此外还有双核的Athlon 64 X2系列 , 其中Sempron属于低端产品线 , Athlon 64 , Opteron和Athlon 64 X2属于中高端产品线 。 这样看来 , AMD家族同一品牌的处理器除了接口类型不同之外 , 同时还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核心 ,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 可以说AMD现在的产品线是十分混乱的 。 与AMD复杂的产品线相比 , Intel的产品线可以说是相当清晰的 。 Intel目前主流的处理器都采用LGA 775接口 , 按市场定位可以分成低端的Celeron D系列、中端的Pentium 4 5xx系列和高端的Pentium 4 6xx系列、双核的Pentium D系列 。 除了Pentium D处理器以外 , 其他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处理器都是基于Prescott核心 , 主要以频率和二级缓存的不同来划分档次 , 这给了消费者一个相当清晰的印象 , 便于选择购买 。 (鉴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CPU产品都已经全面走向64位 , 32位的CPU无论在性能或者价格上都不占优势 , 因此我们所列举的CPU并不包括32位的产品 。 同样道理 , AMD平台的Socket A接口和Intel的Socket 478接口的产品都已经在两家公司的停产列表之上 , 而AMD的Athlon 64 FX系列和Intel的Pentium XE/EE系列以及服务器领域的产品也不容易在市面上购买到 , 因此也不在本文谈论范围之内 。 )
2. AMD与Intel产品线对比
双核处理器可以说是2005年CPU领域最大的亮点 。 毕竟X86处理器发展到了今天 , 在传统的通过增加分支预测单元、缓存的容量、提升频率来增加性能之路似乎已经难以行通了 。 因此 , 当单核处理器似乎走到尽头之际 , Intel、AMD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自家的双核处理器解决方案:Pentium D、Athlon 64 X2!
所谓双核处理器 , 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块CPU基板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心 , 并通过并行总线将各处理器核心连接起来 。 双核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 , 而只是CMP(Chip Multi Processors , 单芯片多处理器)中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一种类型 。
处理器协作机制:
AMD Athlon 64 X2
Athlon 64 X2其实是由Athlon 64演变而来的 , 具有两个Athlon 64核心 , 采用了独立缓存的设计 , 两颗核心同时拥有各自独立的缓存资源 , 而且通过“System Request Interface”(系统请求接口 , 简称SRI)使Athlon 64 X2两个核心的协作更加紧密 。 SRI单元拥有连接到两个二级缓存的高速总线 , 如果两个核心的缓存数据需要同步 , 只须通过SRI单元完成即可 。 这样子的设计不但可以使CPU的资源开销变小 , 而且有效的利用了内存总线资源 , 不必占用内存总线资源 。
Pentium D
与Athlon 64 X2一样 , Pentium D两个核心的二级高速缓存是相互隔绝的 , 不过并没有专门设计协作的接口 , 而只是在前端总线部分简单的合并在一起 , 这种设计的不足之处就在于需要消耗大量的CPU周期 。 即当一个核心的缓存数据更改之后 , 必须将数据通过前端总线发送到北桥芯片 , 接着再由北桥芯片发往内存 , 而另外一个核心再通过北桥读取该数据 , 也就是说 , Pentium D并不能像Athlon 64 X2一样 , 在CPU内部进行数据同步 , 而是需要通过访问内存来进行同步 , 这样子就比Athlon 64 X2多消耗了一些时间 。
二级缓存对比:
二级缓存对于CPU的处理能力影响不小 , 这一点可以从同一家公司的产品线上的高低端产品当中明显的体现出来 。 二级缓存做为一个数据的缓冲区 , 其大小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 越大的缓存也就意味着所能容纳的数据量越多 , 这就大大地减轻了由于总线与内存的速度无法配合CPU的处理速度 , 而浪费了CPU的资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