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处理器怎么选 电脑cpu选择( 四 )


事实上也证明了 , 较大的高速缓存意味着可以一次交换更多的可用数据 , 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高速缓存失误情况的出现 , 以及加快数据的访问速度 , 使整体的性能更高 。 就目前而言 , AMD的CPU在二级高速缓存的设计上 , 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 , 还是比较小 , 高端的最高也只达到2M , 不少中低端产品只有512K , 这对于数据的处理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 特别是处理的数据量较大的时候 。 Intel则相反 , 在这方面比较重视 , 如Pentium D核心内部便集成了2M的二级高速缓存 , 这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具有较大的优势 , 在高端产品中 , 甚至集成4M的二级高速缓存 , 可以说是AMD的N倍 。 在一些实际测试所得出来的数据也表明 , 二级缓存较大的Intel分数要高于二级缓存较小的AMD不少 。
内存架构对比:
由Athlon 64开始 , AMD便开始采用将内存控制器集成于CPU内核当中的设计 , 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 , 可以缩短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周期 , 以前都是采用内存控制器集成于北桥芯片组的设计 , 改成集成于CPU核心当中 , 这样一来CPU无需通过北桥 , 直接可以对内存进行访问操作 , 在有效的提高了处理效率的同时 , 还减轻了北桥芯片的设计难度 , 使主板厂商节约了成本 。 不过这种设计在提高了性能的同时 , 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 一个是兼容性问题 , 由于内存控制器集成于核心之内 , 不像内置于北桥芯片内部 , 兼容性较差 , 这就给用户在选购内存的时候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除了内存兼容性较差之外 , 由于采用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的缘故 , 对于内存种类的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制约 。 就现在的内存市场上来看 , 很明显已经像DDR2代过渡 , 而到目前为止Athlon 64所集成的还只是DDR内存控制器 , 换句话说 , 现有的Athlon 64不支持DDR2 , 这不仅对性能起到了制约 , 对用户选择上了造成了局限性 。 而Intel的CPU却并不会有这样子的麻烦 , 只需要北桥集成了相应的内存控制器 , 就可以轻松的选择使用哪种内存 , 灵活性增强了不少 。
还有一个问题 , 如若用户采用集成显卡时 , AMD的这种设计会影响到集成显卡性能的发挥 。 目前集成显卡主要是通过动态分配内存做为显存 , 当采用AMD平台时 , 集成在北桥芯片当中的显卡核心需要通过CPU才能够对内存操作 , 相比直接对内存进行操作 , 延迟要长许多 。
平台带宽对比: 随着主流的双核处理器的到来 , 以及945、955系列主板的支持 , Intel的前端总线将提升到1066Mhz , 配合上最新的DDR2 667内存 , 将I/O带宽进一步提升到8.5GB/S , 内存带宽也达到了10.66GB/S , 相比AMD目前的8.0GB/S(I/O带宽)、6.4GB/S(内存带宽)来说 , Intel的要远远高出 , 在总体性能上要突出一些 。
功耗对比: 在功耗方面 , Intel依然比较AMD的要稍为高一些 , 不过 , 近期的已经有所好转了 。 Intel自推出了Prescott核心 , 由于采用0.09微米制程、集成了更多的L2缓存 , 晶体管更加的细薄 , 从而导致漏电现象的出现 , 也就增加了漏电功耗 , 更多的晶体管数量带来了功耗及热量的上升 。 为了改进Prescott核心处理器的功耗和发热量的问题 , Intel便将以前应用于移动处理器上的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移植到目前的主流Prescott核心CPU上 , 以保证有效的控制降低功耗及发热量 。
而AMD方面则加入了Cool ‘n’ Quiet技术 , 以降低CPU自身的功耗 , 其工作原理与Intel的SpeedStep动态调节技术相似 , 都是通过调节倍频等等来实现降低功耗的效果 。
实际上 , Intel的CPU功率之所以目前会高于AMD , 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内部集成的晶体管远远要比AMD的CPU多得多 , 再加上工作频率上也要比AMD的CPU高出不少 , 这才会变得功率较大 。 不过在即将来临的Intel新一代CPU架构Conroe , 这个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 其实Conroe是由目前的Pentium M架构变化而来的 , 它延续了Pentium M的绝大多数优点 , 如功耗更加低 , 在主频较低的情况下已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等等这些 。 可以看出 , 未来Intel将把移动平台上的Conroe移植到桌面平台上来 , 取得统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