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变革的燃料和动力 。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基准点,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坚持 。 没有把理念与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理念就是空洞的;缺乏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行动,行动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果 。 创立于1802年国际杜邦集团的安全记录优于其他工业企业30倍,事实上,其领导人自豪地说:员工最安全的就是去上班 。 因为杜邦的员工在工作时要比他们在家里还要安全10倍 。 达到这个理想成绩,全靠杜邦严守的十大安全理念 。 从杜邦设在上海的企业看,该公司把安全生产真正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件大事,人人身体力行 。 领导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查问物质生产的情况,而是查问人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安全纪律的情况 。 跟随领导身边的人往往不是秘书,而是安全员 。 所有员工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安全学习 。 安全规则之严达到了苛刻的程度,甚至在办公楼内上下楼梯都有严格规定,有扶手而上下楼不用扶手者按违规论处 。 任何人必须凭“胸卡”进出厂区 。
有了这四个支柱,也就具备了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态度、能力、关系和环境四个核心要素 。 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阵风,吹过就算,或只打雷不下雨,而是一场深刻的企业文化变革和管理创新,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文化变革需要时间、力量和责任的投入,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手段、长期持续努力地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半途而废都是不可取的 。 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和塑造,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组织设计,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必须要和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必须要用机制来推进,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来贯彻和落实 。
PDCA循环法——就是从企业最高层,到各单位和管理部门,再到各作业机班组,最后到每个人,大环套中环,中环套小环,上一级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根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贯彻落实,彼此互相关联、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一环紧扣一环,形成了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一级单位,各单位(部门)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
5、基本结论:
《易经》中讲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 。 如何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企业,是企业领导者时刻都在思考的重大问题 。 同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这样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 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制订周密的规划,形成强有效的运行机制,着力创建富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当这一模式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之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真正开花结果了 。
本质安全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行为的可靠性,无论在什么环境和什么条件,从业人员都能自觉遵章守纪,确保个体安全;二是状态的可靠性,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设备设施始终必须处于安全状态;三是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和完善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关联系统 。
所谓隐患不仅仅存在于施工现场的某一方面,它存在于人的思想、作风、管理、制度和作业行为等各方面 。
思想上的隐患,包括重生产、轻安全、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