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AI独角兽 , 商汤的巨额亏损真的属实吗?
人工智能行业一直都是资本关注的热点 , 近年来 ,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 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热情持续高涨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一张PPT打上AI标签就能拿到融资的时代已经过去 , AI的落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
当潮水落去 , 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 在AI的赛道里脱颖而出的商汤、云从、旷视、依图被冠以“人工智能四小龙”的名号 , 这四家公司也在一段时间内积极的寻求IPO 。
当初积极寻求IPO的四小龙 , 现在都怎么样了?
商汤科技赴港上市前两天 , 商汤科技上了热搜榜 , 因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内显示亏损243亿元 。 商汤科技冲刺IPO的路上 , 让人工智能行业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
其实早在去年年末 , 商汤就完成了最后一轮Pre-IPO募资 , 据称商汤科技的当时的估值达到了120亿美元 , 被誉为“全球最大AI独角兽” 。
作为全球最大AI独角兽 , 商汤的巨额亏损真的属实吗?
根据商汤的招股书显示 , 2018年——2021年上半年同期 , 净亏损分别为34.33亿元、49.68亿元、121.58亿元、37.13亿元 , 三年半累计亏损243亿元 。 比起旷视科技的165亿元 , 商汤243亿元的亏损可以算得上市四小龙第一了 。
但同时 , 商汤也在招股书内标明 , 过去几年的主要亏损是源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 , 剔除这部分 , 调整后的价值亏损为28亿元 。
拨开亏损不看 , 商汤科技不管从营收、投入还是毛利率 , 都是毫无疑问的行业老大 。
招股书显示 , 商汤科技的收入2021年上半年为16.52亿元 , 同比增长91.8% 。 四小龙中 , 收入排名仅次于它的旷视科技营收常年不足商汤科技的一半 , 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的收入更是被商汤科技以相差三倍的优势远远甩开 。
此外 , 商汤科技的毛利率指标同样颇具竞争力 , 2021上半年毛利率为73%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云从科技 , 云从科技2018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21.46% , 尽管云从一直在努力 , 但截至2020年也没有突破50% 。
高收入、高毛利率与高亏损 , 商汤科技这个行业一哥符合了AI行业最典型的特质 , 对于这一特质 , 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曾经做出回应:“我们不是烧钱的公司 , 是能赚钱的公司 , 可以自负盈亏 , 我们的融资不是用来烧的 , 而是做伟大的事 。 ”
回过头来看商汤的业务聚集 , 商汤科技业务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 , 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 。
商汤科技将自己定位为“AI工厂” , 而为了支撑整个“工厂”的不断运转 , 商汤科技投入了约50亿元的资金用于建超算中心、开源核心算法 。
在AI芯片上 , 之前网传的商汤自研芯片也在招股书内落实 。 招股书披露 , 商汤预计将此次募资60%投入研发 , 包括扩大AIDC算力、加强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自研现有芯片解决方案、提升模型有关能力和进一步开发产品等 。
云从抢跑“AI第一股”从成立时间上看 , 云从科技是四小龙中成立最晚的一家 , 从IPO的竞争赛道上 , 云从也不是最早提交申请的公司 。 但排在第三位提交IPO申请的云从 , 在2021年7月22日上交所成功过会 , 成为了四小龙中第一个上市的公司 。
AI公司的财报有亏损已经见惯不惯了 。 从招股书披露的财报看 , 云从同样也有亏损的情况 , 但比起商汤科技的巨额243亿元 , 截至2020年末 , 云从科技累计亏损的14亿元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了 。
成功上市后的云从科技 , 在按照其规划的计划进行着 。 目前来看云从的主要方向是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 。
- 阿芙荷荷巴油可以直接上脸吗 阿芙荷荷巴油是纯天然的吗
- 国外创投新闻|线上医院的宠物应用场景,宠物护理公司Fuzzy已获4400万美元融资
- 短视频和音乐平台的仗打不起来,写在网易云音乐上市前夕
- 何超盈提前两周剖腹产,赌王家争产大战更紧张,奚梦瑶能跟上吗?
- 华为新机上架一周不到就被下架?方法被堵死?可惜了
- 网上购物小狗的常见问题
- 学生晚上不吃晚饭能减肥吗 晚上不吃晚饭并且走路一小时能达到减肥效果吗?
- 从东八区出发|当东南亚遇上海淘,Buyandship能否成为下一个“天猫国际”?
-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提醒市民提高“货到付款”快递防范意识
- 花房15年终上市,泛娱乐股有生意,没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