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上市在即,“五毛辣条”挺进“五环内”?( 二 )


在辣条的带动下, 卫龙的成绩单也十分好看 。
【卫龙上市在即,“五毛辣条”挺进“五环内”?】据媒体报道, 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 卫龙营收分别为27.5亿元、33.84亿元、41.2亿元以及23亿元 。 以此计算, 最近三年(2018年~2020年), 卫龙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2.4%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该增速远超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同期4.1%的年复合增长率 。
然而, 随着卫龙辣条身价的上涨, 网友们“穷得连辣条都吃不起”的戏谑似乎渐渐“认真”, 卫龙辣条的价格天花板问题也愈发被讨论 。
与此同时, 虽然价格上涨, 但卫龙辣条在渠道上“向上突围”的表现并不突出 。 根据卫龙招股书, 其目前9成收益来源于线下经销商 。 而零售终端绝大部分来自于低线城市 。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 卫龙的经销商销售网络覆盖62.5万多个零售终端, 其中约80%位于低线城市 。
“这与辣条本身的属性有关 。 ”采访中, 业内人士认为, 辣条兴起时, 国民生活水平普遍还不算高, 解馋、廉价, 这些特点使得辣条成为当年80、90后放学后的“小卖部首选”, 也使得卫龙辣条的“童年滤镜”被极速拉满, 这是辣条诞生的时代背景, 也是它作为“平民零食”的土壤, 在打造高端消费场景上有天然劣势 。 “无论是场景还是产品本身, 消费者对辣条的价格预期没那么高, 涨价空间有限 。 ”

卫龙上市在即,“五毛辣条”挺进“五环内”?

文章插图

此外, 行业内认为, 中国休闲零食经历了从原始阶段(如传统果脯蜜饯、中式糕点)到西化阶段(如膨化食品、巧克力), 再到现在的回归本土国潮化、健康化趋势 。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疫情对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消费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 与大健康相关的一些行业将受到青睐和追捧 。 这种趋势会出现在以新生代为主流消费群体的行业及细分品类上 。
也就是说, 在休闲零食的选择上, 健康将成为大趋势, 在大众认知中属于“高油高盐”食物的辣条大概率会遇到瓶颈, 高端化路径也必然受到影响 。
03向上突围, “辣条一哥”的内忧外患然而, 阻止卫龙向上生长的, 不只是“辣条原罪”, 卫龙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扰 。
据媒体报道, 2015年, 卫龙的部分产品就由于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漯河市质检局发出处罚通知, 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罚没款合计8.57万元;
2018年, 原湖北省食药监局在抽检中判定卫龙部分产品不合格, 原因是其中添加了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 按照相关规定, 以上两项添加剂在调味面制品中为“不得使用” 。 但卫龙称其遵循的是河南地方标准, 因此其生产合规 。 此事引发不小争议 。 直到2019年12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终于对辣条类食品统一了生产许可管理标准, 此事才真正平息 。
卫龙上市在即,“五毛辣条”挺进“五环内”?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 卫龙辣条也面临着竞争对手的空间挤压 。
天眼查数据显示, 2020年, 我国新增辣条相关企业数量超过900家, 同比增长19%, 今年新增超过200家 。
其中, 还不乏类似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强劲对手 。
据新浪科技报道, 早在2015年, 三只松鼠就上线了辣条项目, 到了2017年正式推出约辣系列, 仅用7个月的时间, 三只松鼠就实现了480万份的销量, 居于电商平台辣条类同期单品销量第一的位置 。
其它后来者同样不容小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