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这次大改版,真的很糟么?

做产品最难的, 在于平衡 。
微信这两天上线了一个灰度中的新功能, 对公众号信息流又做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 。
对于这个调整, 不少公众号作者觉得很慌, 同时也觉得很糟 。
我在微信团队的一个内测群里看到很多公众号作者都对这次改版表示担心, 觉得破坏了用户和作者之间的订阅关系, 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吐槽 。
那么, 这次大改版真的很糟么?
接下来, 从产品角度谈谈我的理解 。
之所以称之为是大改版, 是因为这次更新直接把公众号的内容展示规则做了调整, 折叠了已关注订阅号发布的内容, 同时增加了系统推荐内容的曝光 。

微信公众号这次大改版,真的很糟么?

文章插图

如果你被灰度到了, 进入订阅号消息后能看到一个新的折叠区叫「展开更早的消息」, 这里面隐藏的都是你订阅的公众号发布的内容 。
实际体验来看, 非常读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被折叠的概率更大, 而常读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还是会被直接展示 。 此外, 折叠区出现的位置也是不固定的, 这里面会有算法 。
在推荐区, 里面展示的内容大多都不是你关注的, 形式有图文和视频, 但目前看是视频的比例更高 。
当然, 并不是完全推荐别的内容, 一些你已关注的内容也会出现在推荐区 。 我判断, 这些大多是数据表现不错或者历史数据表现不错的账号发布的内容 。
在推荐区一直往下滑能看到很多由算法推荐的内容, 不过就目前的推荐质量来看, 还是比较粗糙 。
这种改变,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订阅号」的定位, 或者说延伸了它的定位 。
在原本「读者-作者」之间的主动订阅关系的基础上多加了一层「读者-算法」之间的被动推荐关系 。
一种是主动订阅, 一种是被动推荐, 二者的机制显然不一样 。
单纯从现象看, 可能会带来这么两个个问题 。
首先是从读者视角, 折叠已订阅的公众号发布的内容, 反而推荐很多我没关注的内容, 这到底是一种强制打扰还是一种破圈推荐?
其次是从作者视角, 折叠内容展示后, 是不是公众号的阅读量会因此持续走低?
通过现象建立认知是用户视角, 通过逻辑分析现象才是产品视角 。 基于上面这两个问题, 进而可以继续衍生出这么几个思考 。
第一, 微信团队做这个改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商业化么?是为了主导流量分配么?
说这个改版是为了商业化的, 我觉得有点太草率, 尤其是在没有实际体验过的情况下得出这个结论, 就略显片面 。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 微信如果要想扩大商业化, 能做的事情很多, 完全不至于通过如此大的改变来牺牲双边用户体验去实现, 他们不会这么笨, 这是前提 。
既然不是为了商业化, 那一定有别的目的 。 在我看来, 核心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找价值增量 。
何老师对于这次改版说了一个观点, 我很认同 。 他说, 核心是解决用户发现好的账号和好的内容难的问题 。
在原来, 大家发现好内容和好账号的主要来源是朋友圈, 随着大家社交圈子的稳定, 在朋友圈发现新内容越来越难, 就需要一个手段帮用户去发现好的内容, 而推荐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 。
既然如此, 那什么样的内容和账号会得到推荐呢?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
第二, 调整后的规则, 是否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是否会给公众号作者带来数据的断崖式下跌?
对于订阅号来说, 有一个认知已经在用户心里根深蒂固了, 即这是我自己筛选过的, 是我主动收藏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