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股价腰斩,人造肉遇冷?( 三 )


to B模式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离消费者很远, 消费者只关心好不好吃、够不够营养, 并不关心是原材料是哪家 。
其次, 转战零售C端新阵地, 进入高端超市和大卖场等实体或新零售渠道, 以及进军线上电商平台, 扩大可及性 。
例如, 曾站在喜茶、奈雪、德克士等品牌背后的星期零, 正逐渐将目光转向C端 。
在C端, 星期零产品线覆盖了全家、盒马、Ole等线下渠道 。
即使如此, 大部分人造肉品牌线下渠道的普及率远远不够 。
在一项针对“不曾购买并食用植物人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 接近四成的潜在消费者表示“附近超市无售货/市面上很少卖 。 ”
可见, 人造肉品牌要想打开市场, 就得降低消费者的获取成本, 让客户想到就能买到, 全渠道布局必不可少 。
03人造肉还是一门好生意吗?虽然人造肉在发展过程中有诸多阻力因素存在, 不可否认还是一门好生意 。
那么, 面对阻力, 品牌如何推广呢?
1、从目标人群入手, 撬动人造肉市场支点
(1)素食、环保主义者
当前随着素食主义风潮逐渐盛行, 全球素食主义者持续增加 。
2019年为“素食主义者之年”, 全球素食主义者超过4亿 。
数据显示, 素食主义最多的十大国家分别是印度, 以色列, 中国, 意大利, 奥地利, 德国, 英国, 巴西, 爱尔兰, 澳大利亚 。

巨头股价腰斩,人造肉遇冷?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华经情报网
素食、环保主义者是人造肉最早期使用者, 也是人造肉需求的基础 。
(2)健康生活族
这群消费者关注自身健康, 低脂高蛋白是饮食的日常 。
根据天猫植物人消费数据显示, 高线城市女性是主力消费人群, 消费人数占比超七成 。
而下线城市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植物肉消费增速不容小觑 。
不同年龄段中, 80后消费者增速高于其他人群, 值得关注 。
健康生活族在低脂高蛋白商品中, 牛肉形态的植物肉最受青睐 。
针对这类人群的需求, 品牌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减少脂肪, 并为人体提供能量入手, 同时在包装上采用便携式小包装, 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
(3)年轻尝鲜党
在人造肉的消费群体中, 有一群年轻尝鲜党 。
这群消费者喜欢追求新奇, 热门或有趣的东西, 而且社交圈广泛, 喜欢与人分享 。
巨头股价腰斩,人造肉遇冷?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Data100
吸引这群年轻消费者, 首先要够奇, 颜值够高 。
现在市场上, 零食类植物肉是尝鲜党的心头好, 多种网红口味开始走红, 比如说膳客传奇推出各种口味的植物肉零食, 包括香辣小龙虾口味 。
当然, 这些新兴产品业态是否能够摆脱“伪需求”的嫌疑, 持续保持高增长还有待商榷 。
人造肉品牌可从以上几类目标人群入手, 逐渐进行市场教育, 提高消费者对人造肉的认知 。
2、场景多元化
在不同场景上, 消费者对人造肉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
居家食用场景下, 物性人造肉的消费场景正在朝着时尚化、轻型化、简餐化发展 。
消费者更倾向于人造肉能够以半成品、即食零食或生肉制品的形式呈现, 在满足营养的同时又能保证饱腹感 。
比如说, 契合主打休闲绿色的各类轻食简餐厅就颇受消费者欢迎 。
在外食用方面, 消费者则更愿意将高热量的食物如炸鸡、汉堡肉等替换成人造肉, 从而有效降低在外就餐摄入的高热量食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