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从SheIn、PatPat到简派,服装品牌卖家的供应链到底该怎么搭?( 五 )


消费者可以在阿里巴巴、京东这类在平台上找到需要的产品 , 但供应链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平台 。 而供需两端的匹配是通过在软件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沉淀的数据来做评估的 , 比如某供应商平均月结100张订单 , 那么其完成度、质量表现、实际产能效果等维度就是评级标准 , 这些真实数据都呈现在平台上 。 品牌方也是同理 。
36氪:国内还有您觉得做供应链管理的服务商 , 还有比较好的吗?
云海:软件系统是有跟我们比较类似的 , 或者说比我们还好的 , 比如领猫、妙优 。 但是他们的生命力不一定比我们强 , 因为对于鞋服供应链来讲 , 除了要有互联网思维 , 还需要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 。
所有的服装产业链上的软件公司 , 都会有一个问题 , 就是其创始团队是it人员出身的 , 对行业不了解 。 他们肯定是想不到 , 也做不到供应链管理和整合 。 供应链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树 , 但很多软件系统的树 , 长到一定阶段就长不大了 。
现阶段 , 我要先做供应链信息闭环 , 等闭环搭建好 , 再去切交易 。 在两端还没有进行数字化升级时就做交易 , 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 , 所以我们宁愿前期累一些 , 帮行业内的品牌和供应商搭建好数据信息平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