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胰岛素大战一触即发,原研药企应对集采的后手有哪些?( 三 )


面对集采,多数企业都会积极开拓院外零售市场,但对于市场知名度高、患者依赖性强的原研药而言,在开拓院外市场时更具优势 。 胰岛素作为自行皮下注射的药品,在品牌替换、剂量调整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但用药稳定后,通过零售终端购买并不会影响临床效果 。 这与其他注射剂、及严重依赖院内市场的高值耗材颇为不同 。
随着集采规则的完善,淘汰率和竞价规则都比最初时更为温和 。 此次胰岛素集采,诺和诺德有19款产品入围,礼来有13款,赛诺菲6款,对跨国药企而言,定然会准确评估每款产品的份额和竞争格局,给出报价方案 。 尽管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集采后胰岛素国产替代程度会提高,但在价格相差不多时,临床定然更偏好原研 。
为避免中选后企业断供、给患者带来医疗风险,本次集采规则要求企业公开最大产能,并要求当中选企业获得量超出其国内最大产能的50%时,医疗机构不再分配调出量给该企业,这一规则也将影响着企业报价抉择 。 明天(11月26日)上午,谜底即将揭晓,36氪也将持续关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