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不精”的小鹏显然是搞错了顺序 , 如今背上的低毛利包袱 , 只能依靠后续的G9以及软件收入慢慢消化、偿还 。
03留一手的师傅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教会徒弟 , 饿死师傅” , 道出的就是同一市场上 , 师徒之间亦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
更何况商业战场本就没有和气生财 , 先发者占得市场先机 , 就会有被人“偷师学艺”的风险;后来者节省了探索成本 , 也不得不要面临如何攻破“师傅”挖下护城河的问题 。
2014年 , 特斯拉公开了两百多项技术专利 , 马斯克的原话是:“任何人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术 , 特斯拉不会对其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 ”
一个月之后 , 乐视汽车成立;2014年底 , 蔚来汽车成立;第二年 , 小鹏、理想也陆续起航 。
有人把特斯拉成为国内造成新势力的师傅 , 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 但马斯克对于全球电动车行业的推动作用 , 毋庸置疑不可忽视 。
事实上从PatentCloud(专利检索网站)中搜索 “TESLA MOTORS” , 能看到特斯拉全部的986笔专利 , 其中51笔是外观专利 , 935笔是发明专利 。 这935笔中 , 大概分为电池热管理、电机、充电这三大部分 。
而三电技术早已不是市面上新能源汽车品牌 , 争夺市场的焦点 。 蔚来的换电路线、理想的增程式动力模式、小鹏自研的辅助驾驶系统 , 都包含了各自努力的心血 。
不管特斯拉的公开专利 , 是公益胸怀更大 , 还是营销成分更多 。 作为顶级商人的马斯克 , 还是早早地把胜负手藏了起来 。
苹果最终能以一己之力 , 对抗全球安卓原生系统外加各品牌厂商的二次改良 , 仰赖的除了闭环生态外 , 还有最上游的芯片设计技术 , 保证了软硬一体的兼容体验 。
如果就像雷军当年所说 , 新能源车的未来就是“四个轮子加一部手机” , 那么决定车机系统运行效果的超级处理器 , 毫无疑问也会成为车企的必争之地 。

文章插图
特斯拉在今年8月的人工智能日上 , 所发布的自研AI训练芯片Dojo D1 , 和基于D1的人形机器人Telsa Bot , 很明显就是这位老师傅留下的一手绝活 。
而小鹏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 , 在技术研发投入上位于前列的选手 , 显然仅维持软件系统和新产品线的开发就捉襟见肘 , 想要涉足更上游的电池、芯片领域 , 仍需要一辆爆款车型的支持 。
不过虎视眈眈的不只是同为车企的新、旧势力 , BAT、华为等互联网大厂显然在走一条“由软转硬”的厚积薄发之路 。 小鹏即使是手握400多亿现金 , 可要是分摊在每一个刀刃上 , 又都显得有点余粮不多 。
小鹏距离出师特斯拉的日子 , 只能说还在殷切盼望着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 , 作者:伊页 , 编辑:月见 , 36氪经授权发布 。
- 车主被锁,连续涨价……特斯拉还值得买吗?
- 3.7秒破百!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交付:38.79万
- 12.78万!特斯拉最快电动车的专属套件来了:刹车会更好吗?
- 木头姐:苹果当年应当抓住机会收购特斯拉,掌控自动驾驶汽车市场
- 马斯克不想背锅!特斯拉升级FSD需授权摄像头数据:保留证据
- 又双叒叕割韭菜?特斯拉月内疯狂涨价,或是这三个原因
- 特斯拉一周两涨,配置升级还是提前应对电池涨价?
- Rivian千亿市值背后:上半年收入为零 但市场不想错过下一个特斯拉
- Model 3五日涨价近2万元,特斯拉担心补贴退坡提前行动
- 小鹏汽车财报里的难言之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