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15倍回报的秘密:重温「百年老店」Baillie Gifford投资心法丨聪明的钱

如何押注到下一个巨头?
文丨王林
编辑丨黄绎达
10月底 , 史上最大一笔电动车采购订单将市场对特斯拉的热情推向高潮 。 消息释放后 , 特斯拉股价大涨13% , 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并取代Facebook成为美股第五大公司 。 创始人马斯克身价随之超越贝索斯、巴菲特等成为《福布斯》统计史上最富有的人 。 与此同时 , 从特斯拉赚到最多的机构投资者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 , 也强势回归人们的视线 。
2013年初 , 柏基投资耗资8900万美元建立了230万股的特斯拉头寸 , 平均持股成本仅为38.7美元 。 其后三年 , 柏基投资将特斯拉仓位增至1400万股 , 长期稳居特斯拉二股东席位 。
熟悉特斯拉的人明白这一切并不容易 。 毕竟在这期间特斯拉曾数度面临财务崩溃 , 电池缺陷、产能不足、自动驾驶事故负面消息不绝于耳 ,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头的最大目标 。 但直到近两年 , 为了降低持仓集中度 , 柏基投资才有了一些出售动作 。 不过 , 公司从特斯拉的浮盈早已超过200亿美元 。
01 百年风云1907年 , 苏格兰军官Augustus Baillie和律师Carlyle Gifford于爱丁堡合伙创立了柏基投资公司 。 从随时可能消失的不知名投资公司 , 到如今业务遍布全球资本市场 , 资管管理规模超4600亿美元(2021Q3)的大投行 , 精准押注下一个最具潜力的地区或行业贯穿百年的生存法则 。
柏基投资的第一桶金也来自汽车行业 , 在公司成立初期 , 福特Model T汽车开始风靡美国 , 而该公司的创始合伙人则把握住了这一机遇 , 将首笔投资提供给供应汽车橡胶轮胎的英属马来亚橡胶种植园 。 1921年 , Model T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 。
一战后 , 柏基投资创始人敏锐捕捉到美国的高成长空间 , 并大举投资了联合太平洋铁路等铁路公司 , 当时其投资于美国的资产占到了20% 。
二战期间 , 柏基投资迎来了第一次高光时刻 。 1940年 , 英格兰银行行长选择了柏基投资在纽约证交所兜售英国国家资产 , 以建立军备库 , 为英国提供战争资金 。 自此 , 这家爱丁堡投资机构在美国有了姓名 。
战后短暂辉煌后 , 因固守英国本土业务及信托业受到政策打压、惨失第二大客户等 , 柏基投资一度在70年代濒临破产 。 好在1960年代对日本的投资有了回报 , 并且随着撒切尔上台后取消资本利得税并大幅降低个税后 , 英国迎来长达20年的牛市 。 在此大背景下 , 柏基投资也因向养老基金的业务转移而重获新生 。
进入新世纪后 , 柏基投资开启全球扩张步伐 , 并凭借押注亚马逊、特斯拉等当下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成长为华尔街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
02 陪伴科技股成长2004年押注亚马逊成为柏基投资全球崛起的转折点 。 彼时恰逢互联网泡沫破裂 , 多数机构对互联网公司避之不及 , 但柏基投资看中了电商的巨大潜力 , 意识到这类公司与传统企业相比 , 其边际成本几乎可以为0 , 公司利润会随着扩张逐渐增厚而非相反 。
谈及在早期押注特斯拉 , 柏基投资主要的理由是其拥有同类产品中更好的产品 , 但市场占有率却微小 , 特斯拉出货量的提升也在不断强化柏基投资看好其高成长性的逻辑 , 即:
1、电动车撬动的不只是增量市场 , 燃油车存量市场车主也有置换需求 。 因此 , 马斯克2030年之前年销2000万目标不难实现;
2、电动车的高溢价更多体现在其自动驾驶技术及智能软件 , 特斯拉有望凭借其生态系统复制苹果颠覆手机行业的逻辑来颠覆汽车行业;
3、被忽视的电池及储能技术是特斯拉另一张王牌 , 其全球分布式能源计划有望很快实现突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