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 )


如今看来,诺基亚手机的丧钟在2007年就已经敲响,虽然在2008年到2011年间,诺基亚依然保持着全球手机销售的首位,但在逐渐兴起的Android手机和生机蓬勃的iPhone蚕食下,市场份额开始迅速缩水,新智能手机时代正在悄然降临 。
而就在那一年,东风终于实现了它的“轿车梦” 。
彼时的东风突然意识到,没有自主,终究不可能做大做强 。 没有自主的乘用车事业,也就没有东风的长远未来 。
2007年7月,东风乘用车事业部正式挂牌成立 。 同年9月,新工厂在武汉沌口奠基;2009年,东风发布自主乘用车风神品牌,随后首款车型东风风神S30正式下线 。
至此,从造军车起家逐步拓展到重、中、轻、微、轿全系列车型的开发,东风汽车成长为中国第二大汽车集团,更是连续十多年跻身世界500强 。
然而,作为传统汽车时代的巨轮,曾经见证了一代手机帝国的兴衰,如今,在电动化浪潮的驱使下,也站到了转型的风口浪尖 。
回溯诺基亚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有着最庞大的研发资源,却在转型进入智能机时代的短短几年中轰然倒塌 。 这与诺基亚组织庞大,更看重保持市场地位,面对新的机遇决策缓慢,无法应变有关 。
在被微软收购的发布会上,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
诺基亚S60手机研发团队前市场部经理阿里·哈克兰恩在谈到诺基亚手机没落时则感叹道:“他们总说,这市场太小,没人要买,这花太多成本…… 。 ”“他们杀掉了它!”
而他口中的他们,正是诺基亚的管理层 。 面对iphone的横空出世,董事会认为iphone只是昙花一现的时尚产品,并没有投入时间对新出现的竞争对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不具备在技术层面理解科技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潜在威胁 。
直到iPhone推出一年后,诺基亚才推出第一款触控技术的手机 。 但就像时间不等人一样,市场也不等人 。 直到2011年,诺基亚正式落下神坛,一代手机帝国在Android和苹果的崛起中轰然倒塌 。
纵观诺基亚的兴衰发展史,里面似乎藏着东风的影子 。
时光扭转之间,如今面对汽车电动化的东风汽车仿佛当年面对手机智能化的诺基亚,同为时代的巨头,同样拥有着庞大的组织,在技术变革之时也相似的慢了一拍 。
诺基亚的失策在于太过于固守产品以质量为重的生产战略,在2G时代稳固的地位使其在智能手机开发上犹豫不决,当iphone、htc成功打破壁垒后,已经失去占领市场份额的良好时机 。
东风汽车似乎同样如此,惯性定律在这里发生了神奇的效应,船大难掉头,电动化转型久久不见成效 。 而市场份额早已被比亚迪、造车新势力以及特斯拉等品牌瓜分 。
好在与手机不同的是,内燃机车型还有超过十年的预期,汽车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远远长于手机,这给了传统车企转型足够的喘息时间 。
然而,对于拥有多家合资品牌的东风来说,情况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合资销量占到了东风汽车整体销量的70%以上 。 也就是说,东风想要实现全面的电动化,不得不受合资品牌的限制 。
八大合资品牌仍难解忧?早年为了用市场换技术,东风汽车拥有8个合资品牌,包括本田、日产、雪铁龙、标致、雷诺、起亚、英菲尼迪、纳智捷 。 如今,8个中有6个都已日薄西山 。
其中东风标致、雪铁龙两个品牌在巅峰之时,合计年销量能够突破百万大关,很多优质经销商月销量能超过600台,但是现在已经沦落为三流的品牌 。
而曾经的另一个支柱性品牌起亚也遇到了市场困局,面临的问题和生产标致、雪铁龙的神龙公司如出一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