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电池采购成本上 , 凭借全球份额优势 , 大众当下的议价能力极有可能是业界前列 , 自产电池后 , 其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是必然结果 。
蔚小理想要提振单车利润将另寻它路 , 我们再来看看大众的下游战术如何 。
大众汽车于今年1月开设了第一家电池回收厂 , 对锂、镍、锰、钴、铝、铜、塑料等原材料进行工业回收 , 目标是回收95%的贵金属原材料 , 并进行新电池的生产制造 。
更早的 , 有比亚迪和格林美、中国铁塔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作 , 上汽、广汽、长安、威马、天际、奇瑞万达等已有布局 。
放眼整个产业链 , 传统车企比较务实于“圈地” , 少有新势力涉猎 , 蔚小理的重心更多着眼在产品服务层面的建设:
如售后服务的精细贴切 , 线下体验店的舒适氛围 , 购车、维修的简化流程和服务质量等等 , 不是传统车企的经销商模式能轻易复制的 。
充电网点 , 特斯拉就不说了 , 蔚来和小鹏已经大幅度领先大众了 。
大力布局换电站的蔚来 , 收获国内政策利好 , 一旦国家队入场制定换电标准、铺设换电站网点 , 蔚来将是最大受益者 。 截止上半年 , 蔚来全国已拥有换电站300座 , 超充站200座 。
小鹏汽车曾在2019年与蔚来旗下能源补给公司NIO POWER达成合作 , “共享”充电桩 。 截止上半年 , 小鹏超充覆盖164个城市 , 拥有19019个免费充电桩 。
理想汽车的情况比较一言难尽 , 增程式电动车本身对充电桩的需求并不迫切 , 但今年理想曾发布产品规划 , 将于2023年推出两款纯电SUV , 留给理想汽车铺设充电网络的时间很紧凑 。

文章插图
今年大众旗下的开迈斯将在国内铺设500个充电站 , 6000个充电桩 , 至2025年铺设17000个充电桩 , 从数字上来说仍落后蔚来、小鹏不少 , 跟理想的处境比较类似 , 都要“赶工期” 。
这是志在走量的大众眼下明显的短板 , 其希望在2030年中国的市场份额提升至50%以上 , 从时间和资金上来说 , 并非十拿九稳 。
去年大众集团不计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为106亿欧元 , 同比下滑45%、利润率4.8% , 2019年为7.6% 。 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财报显示 , 其累计仅销售新车390万辆 , 亏损14亿欧元 。
大众的日子并不好过 。 这其中有疫情影响下的工厂停工减产 , 芯片荒等客观因素影响 , Q3财报显示 , 大众共销售180.5万辆汽车 , 利润27.98亿欧元 , 止住亏损 , 但交付量并未改观 。
从长远来看 , 芯片荒将会过去 , 大众的产业链上游+下游式“双打”战术 , 极有可能快速呈现效果 , ID系列会在产品丰富度、成本控制、品牌塑造上继续对其它厂商施压 。
写在最后只是当前销量接近 , 拉近了关注度 , 蔚小理没法在集团体量、布局、产品线上匹配大众ID , 然而在消费者心里 , 先入为主的蔚小理 , 仍旧有特点鲜明的产品作为支撑 。
产品理念双方几乎是“对立”的 。 想想蔚小理 , 去掉大屏幕 , 去掉更好的动力性能 , 去掉也许更丰富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就是大众ID 。
- 「蔚小理」谁先告别亏钱卖车?
- “蔚小理”烧钱要加油
- 详解“蔚小理”三季报:蔚来营收最高,理想领衔毛利率,小鹏赢在交付量
- 8张图看懂蔚小理Q3财报:蔚来土豪理想抠门,小鹏穷大方?
- 换帅如换刀!谁能带领大众中国走上正轨?
- 苹果全球电池研发主管跳槽大众,任电池部门CTO
- 冯思瀚为何会走?
- 婴儿比较胖什么时候会翻身?
- 哪吒汽车要上市,能否和“蔚小理”一战?
- 10万左右的大众汽车推荐 10万左右的大众汽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