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销量超高的底妆大单品,每个单品都能支撑起一个品牌

在十分注重迭代频次的彩妆领域,底妆产品为什么更容易出常青款?

很多品牌在谈到产品时,经常会提及“大单品”策略 。 这点在护肤线尤其明显,比如那些有超高标识度昵称的大单品:小棕瓶、小黑瓶、红腰子等等,都是品牌历久弥新,且在销售中占比不小的产品 。
与护肤线相比,彩妆品更具有时尚属性,迭代的频次更高,似乎在时间维度上打造一款大单品更难 。 但事实上,有不少品牌,特别是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来看,“某个产品比品牌本身更出名”的现象是存在的 。
比如,当我们谈论香缇卡的时候,基本只会谈论它的隔离霜,很难想到隔离霜之外的其他单品 。 这个常常在社媒媒体上和CPB等一起出现的品牌,对它了解没那么深的普通消费者或许完全不知道它还有香氛产品甚至男士香氛系列 。 在这个维度上,可以说,其主要销量、知名度、用户粘性都靠明星单品隔离霜来支撑 。

这些销量超高的底妆大单品,每个单品都能支撑起一个品牌

文章插图

△香缇卡隔离霜(左)、香缇卡其他部分产品(右)
这种情况并非只有香缇卡一家,其他国外品牌如too cool for school、Paul&Joe、laura Mercier、CPB(彩妆线)等,也类似如此 。
CPB隔离霜在其全线彩妆产品中,销量一骑绝尘 。 但同时,CPB彩妆线中的气垫、口红、遮瑕、高光、粉霜等产品却表现平平,其中热销的润唇膏和钻光精华气垫,截至发稿前,月销分别为6000+和4000+,和隔离霜在销量上的差距不小 。
这些销量超高的底妆大单品,每个单品都能支撑起一个品牌

文章插图

△截图自品牌天猫官方旗舰店(截至12月1日)
基于此,采访人员对近几年市场上曾经风靡过的一些大单品做了不完全统计,发现这些品牌的大单品和其他产品在销量上确实存在断层般的差距 。
这些销量超高的底妆大单品,每个单品都能支撑起一个品牌

文章插图

这些国际品牌,都有一定程度的品牌积淀 。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虽然只有一两款彩妆产品销量突出,但凭这一两款大单品也能够支撑销售额 。
根据安信证券的定义,对大单品的探讨可以从四个维度展开:
①产品销量具有稳定提升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②产品具有稳定的定价能力,在销售持续性上有较好的表现;③产品具有持续优化和迭代的能力;④产品具有能够带动周边系列产品销量和口碑提升的能力 。
大单品为何常出现在底妆赛道?从品类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表格中列出的不少大单品都是粉底、隔离、遮瑕等底妆产品,在口碑和热度的持续性上都有较好的表现 。 那么,为什么底妆产品更容易被打造成常青款,不易被替代呢?
1)市场体量
这点首先跟底妆市场的体量有直接的关系 。 抛开腮红、修容等色彩类面部彩妆产品,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底妆类(粉底液、散粉等)市场规模将接近400亿元 。
“美妆市场中,每个子品类盘面的大小优势不一样,比如腮红和粉底液的市场体量差距可能会达到五六倍 。 ”彩妆品牌花洛莉亚创始人朱总表示,这种差距主要来自于品类市场基本盘建设的差异 。
早期国外品牌在底妆类产品上做了很多投入,这种投入影响了一些价位更低的开价品牌加入底妆赛道,从而培养了消费者对于底妆产品的认知度 。 因此,底妆品类的基本盘自然就会更大 。 此外,从“品”的角度来看,产品性质、技术门槛等也是底妆产品容易成为大单品的因素 。
2)产品性质
按照功能区分,底妆产品可分为三大类:基础底妆产品、打底底妆产品、定妆产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