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气血:经络且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只有在通过经络系统後,才能被输送到全身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作用是濡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
抵御外邪:由於经络系统的作用是运行气血,所以它可以使营卫之气密布全身,尤其是随着散布於全身的络脉,而密布於皮部 。卫气是一种具有保卫身体功能的物质,它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 。外邪侵犯人体往往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所以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卫气就会首当其冲地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人体的作用 。
●经络的应用表明病理变化:因为经络系统是联络人体内外的通道,所以当人体生病时,经络也成为病邪传入的途径 。当人体患有某些疾病时,常常会在其经络循行线上出现明显的压痛、结节或条索状的反应物,此时,这些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因此,透过观察这些变化,就可以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
指导辨证:因为经络都有固定的循行路线,以及所络属的脏腑和组织器官,所以根据体表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就可以推断疾病的经脉和疾病位置 。
指导治疗:因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以说明病理,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就常根据经脉循行路线而选用体表某些穴位,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也被称为「正经」,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这十二条经脉的主要特徵是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 。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纵贯全身,它在体表呈左右对称地分布於头面、躯干和四肢 。六条阳经分别位於人体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部 。六条阴经则分别位於人体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 。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阳经在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後;阴经在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後 。但足阙阴肝经在足大趾至内踝上8寸一段走於足太阴脾经之前,至内踝上8寸才走到中间 。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於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於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处;足太阳经行於背部,分别於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足少胆经则分布於人体侧面 。
●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联,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其中,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

文章插图
拔罐的取穴手法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於体表的部位 。取穴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拔罐的疗效 。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准确取穴的最基本要素 。常用的拔罐取穴方法有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骨度分寸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 。
●体表标志法是根据人体体表各种标志如凹陷、突起、缝隙、皱纹等而取定穴位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因其自然体表标志有固定与活动之别,故又分为固定标志与活动标志取穴法 。
- 童子鸡是几个月的鸡 童子鸡可以煲汤吗
- 拔火罐可以去湿气吗?拔火罐能去除体内湿气吗?
- 每天早餐喝粥,晚餐也喝粥,这样的吃法身体会健康吗?
- 人类的身高是如何确定的?
- 音频视频剪辑笔记本 剪辑音频的软件笔记本
- 驾校利润的计算方法 利润的计算公式步骤
- 进货60元卖100元利润 利润的百分比怎么算
- 通过哪些方式创建线程 创建线程的方式有哪些区别
- 狗狗吃水果的专业知识你都知道吗?
- 给狗狗吃水果的常见问题都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