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计划年度目标 年度经营计划管理( 三 )


财务部门预算管理执行难题
很多企业制订了详细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 , 也不乏先进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工具 , 以协助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的编制、上报和执行管控 。 即便如此 , 每到年末 , 企业还是经常会发现 , 预算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 甚至给企业带来了损失 。
1、事前控制不力
出于各种原因 , 企业在预算执行之初 , 未能将事前控制做到位 , 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计划失败 。 不少企业内 , 预算监管部门的权力和能力有限 , 在发现预算责任单位超预算时 , 经常为时已晚 。
由于期初预算充足 , 一些本应节约而不该花费的资金被使用 , 影响了后续正常业务的资金使用 。 而当某一项目费用预算不够时 , 又很可能直接挪用其他项目费用预算 。 在某些企业中 , 员工甚至并不清楚本部门的预算 , 只要部门和企业领导批准 , 就能“顺利”入账 。
2、事中、事后措施可控性不强
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 , 事中、事后措施可控性不强主要体现在:授权、审批、调控等环节存在真空地带 , 仅凭原有的财务部门 , 无法有效组织各部门之间围绕预算沟通交流;缺少有效控制预算执行的流程;缺乏明确、稳定的预算监控措施;财务部门大都没有建立预警机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相互割裂;预算监控更多只是依靠员工个人进行;缺少有效的信息系统工具实时监控动态过程 。
3、责任主体不明确
预算指标和执行主体的对应不够明确 , 分解不够彻底 , 容易引发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 此外 , 权责划分不细致 , 也会使得预算目标难以落实到位 。
4、缺乏调整机制
企业面临的环境随时会发生变化 。 由于预算编制过程复杂 , 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仅靠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发现并找到相应责任人 , 更无法随时全面了解情况并进行调整 。 企业决策层通常没有明确分配调整预算的权限给财务部门 , 财务部门也就无法确定哪些部门可以调整 , 哪些部门不能调整 。
上述问题 , 容易导致预算执行走向极端 , 即发生任何情况都不允许改变预算 。 预算变得过于刚性 , 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失去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
5、执行效果不明显
财务部门工作的着眼点更多落在预算编制上 , 预算执行单单依靠职能部门员工自行完成 , 管控效果不明显 。 担负监督职能的部门管理人员 , 由于存在各种利己思想 , 很容易放任不符预算的行为 , 仅注重最终目标实现 , 而放弃执行过程的严谨性 。
建立动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 , 是能将企业内所有预算关键问题汇总于同一体系的管控方法 , 是综合贯彻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理念 。 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 , 不仅要求预算管理严谨有序 , 还要求预算管理灵活多样 , 以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 动态全面预算管理由此显得更为重要 。
动态全面预算管理使得企业在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 , 围绕业务流程设计 , 以开放、动态的预算管理机制 ,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 动态全面预算管理更重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 。
1、动态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 动态全面预算管理应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解 , 落实到具体责任单元和时间计划内 。 通过科学调整 , 按步骤实现阶段性目标 , 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
(2)实时控制原则 。 动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的控制机制 , 必须提供实时动态的预算信息 , 对企业各部门的预算行为进行监督和修正 , 实现内部的自我约束与激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