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鳗苗培育的日常管理

具体如下:

如何做好鳗苗培育的日常管理

文章插图
(1)水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项:①排污 。主要方法有:一是通过培育池的排污设施定期排污;二是每天用橡皮管或密眼捞网将污物捞出;三是用塑料毛刷定期洗刷池底和池壁,彻底清污 。通常每天的排污、吸污可在投饵后2小时进行,吸污除臭每2?4小时进行一次,排污、吸污时要关闭增氧机 。
②换水 。通常每天换水2?3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换水需在鳗苗吃食结束后2小时进行 。为预防鳗病,用药后24小时也需将池水全部更换 。③水温 。驯养期水温应控制,日本鳗鲡在30°C左右,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在26?28°C,不能波动太大 。
④增氧 。开增氧机,使池水溶氧始终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⑤调节 。加强对水体理化因子变化的监控,定期测定,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调节 。
(2) 投饵管理每天要根据鳗苗生长量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注意观察鳗鲡摄食活动状况,保证鳗苗培育期饵料充足 。投饵前期饲料台要紧贴池底,在转料前
7?8天逐步升高饲料台,至转料时饲料台升高到接近水面 。
(3) 巡池检查经常检查注、排水设施,排污栅,发现坏损要及时采取措施 。经常观察白苗的摄食和生长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
日本养殖鳗苗有哪些技术要点人工养殖鳗苗指从线鳗(白仔)养至体重为20克的鳗种(种 苗),也称线鳗养殖 。
放养前鳗苗进行药浴,剔除伤病、异形、游动迟缓的鳗苗 。鳗 苗池面积50?60平方米,水深30?40厘米,为室内遮光水泥池,池水加入食盐至盐度达6‰?7‰ 。
鳗苗放养后1?4天内进行渗透压调节,每天进、排水10厘米 以减退养鳗池水体中的盐分,不投饵;每天升温3°C?4°C,当水温 缓升至26°C?28°C、鳗苗已适应人工环境时进行试投饵诱食 。投 饵前开15?25瓦灯引诱鳗苗趋于饵料台附近摄食 。一天可进行 3?4次诱食,3?5天后鳗苗能形成条件反射,且能自动上台摄食 。
【如何做好鳗苗培育的日常管理】投饵诱食后2?4周开始改变饵料组成,可将人工配合伺料与 丝蚯蚓搅拌一起投喂,并逐渐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 。
鳗苗密度一般为600?800尾/米2 。养殖中随个体差异与长 大,应及时分ji分养 。
鳗苗培育阶段如何进行饲料转换
饵料转换系指先以投喂水蚯蚓或鳗鲡开口伺料为主,逐步转为以喂白仔鳗粉料为主的转换过程 。当白仔鳗经投喂水蚯蚓或鳗鲡开口饲料35?40天,规格达到
300?500尾/千克时,适应了人工养殖的环境,即可开始进行饵料的转换了 。饵料的转换通常需采取逐步转换的办法,转换前停喂一次,然后于夜晚投喂由水蚯蚓或鳗鲡开口伺料与白仔鳗粉料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料 。混合料调配的比例,丝蚯蚓或鳗鲡开口饲料与白仔鳗粉料比例开始可为3
: 1、2 : 1、1 : 1,以后再调为1 : 2、 1 : 3,直到100%用白仔鳗粉料 。饵料转换过渡通常为 5?7天 。饵料转换阶段,日投饵率也要相应降为6%?
8% 。饵料转换期结束后,即转为正常投饵,每天2次,6: 00 和 18: 00 各一次 。
鳗种培育白仔苗入池与开食是怎样的呢白仔苗入池,关键问题是温差的调整 。一般白仔苗在收购和运输过程中温度都控制得比较低,而温室中的池水温度相对来说较高 。温差调整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降低池水温 度,二是逐步升高暂养袋中的水温 。不管用何种方法或者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暂养的白仔苗日升温应控制在8℃以下 。升温过快,鳗苗 体色发白,重者在暂养过程中就出现死亡,轻者人池后白仔的死亡损耗增大 。白仔苗入池的池水一般配以0.6% -0.8%的食盐,使白 仔能比较容易适应环境,同时对水体及白仔因长途运输引发的外伤也起到消毒作用 。白仔苗人池的diyi天,保持温度、盐度不变,第 二天开始换水、加温,逐步降低盐度,提高水温,升温速度每天以 不超过6℃为宜,直到池水达到鳗苗生长的最佳水温(日本鳗 29 ~30℃,欧洲鳗25 ~27℃) 。在此期间每天都要清除池底的死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