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150个效应大全,量大分足装逼利器!(18)


(2)当对方的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较高时,采用双面论证法较适宜,而对低智力低文化者,则用单面论证法较佳 。
由此我们应当注意,用作说服人际的方法,我们在安排所要传递说服信息的内容时,一定要认真考虑上述两个因素,从而决定是用单面论证法,还是双面论证法,决不能盲目从事 。
有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想,在提高说服人际能力,避免“飞去来器效应”方面,只要是着眼于对正确扮演社会角色有利,那么,说服的方法也是大可来个“各显神通”的吧?
46、改宗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 。研究表明,在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 。
“改宗效应”使我们明白:某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之所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而不少敢于直言是非,勇于开展批评的人,最终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富有才能的感染力 。
47、共生效应
植物界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没有生机,甚至枯萎衰败,而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能郁郁葱葱,挺拔茂盛,人们把这种植物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共生就是两者相互利用(虽然这个词是贬义词,但实际就是这样),同时有利于双方发展的现象,这种情况应不仅限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也会有 。
48、古烈治效应
这是一个美国笑话,说的是有一位美国前总统和夫人可尼基去一家农场参观养鸡舍,夫人看见公鸡在母鸡身上踩蛋,忽发奇想问陪同的农场主说:你能否告诉我公鸡一天在母鸡身上尽多少次“丈夫”的责任?答:时时尽责一日十余次 。夫人说:请把结论告诉总统 。农场主过去给总统刚一说完,总统问道:每次都在同一只母鸡身上尽责任吗?答:次次更换伴侣 。总统说:请把结论转告夫人 。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男女都没有错,各人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后来它就成了男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或淡旧)的著名心理学效应了 。
不过这里讲的是男人的自然属性,要说人的社会性男人还是应该有责任心和道德法律良知的,特别是在古烈治情结发生作用时,他们还是要学会压抑和克己自律的,否则他与动物有区别吗?人所以披了张皮就因为人有理性,如果没有这,社会哪还有次序呀?
49、关系场效应
在角色群体的活动效率中,既可能产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导致减力作用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这种情况下“1+1+l”大于3 。这在群体成员活动的效率角度上,称之为“群体的增力作用” 。
“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情况下的“1+1+1”却等于0了 。这在群体成员活动的效率角度上,称之为“群体的减力作用” 。这种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在社会心理学上,统称为“关系场效应” 。
50、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