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150个效应大全,量大分足装逼利器!(17)


这位世界著名的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忠告专栏女作家的成功奥秘何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乐于接受她的忠告、被她说服呢?关键就在于她对别人的忠告,她要说服人家,总是从目标对象的特点出发,从对方的心理需要出发,使人家在忠告、说服过程中能获得某种心理满足 。
我们在说服人际方面,要从目标对象各方面的特点出发,努力避免“飞去来器效应”,那就自然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说服方法 。
这里,且让我们看一看下面两种说服方法吧——
一种叫“思想观念的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原本是行为心理学派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应用于说服人际的社会心理学中,就是说,你要说服对方,应该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不要急于求成 。如果要求过高,不但难以说服对方,反而会使人产生“抗拒心理”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作过一个对比实验 。他以家庭主妇为被试,向一组被试者先提出一项要求,在她家门口挂一块牌子,家庭主妇同意了这一要求,后来又提出一项要求,要在她家院子里竖一个架子 。向另一组被试者同时提出上述要求 。结果表明,最初提出较低的要求,后来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种方法,比一开始就提出两项要求,容易使人接受而转变态度 。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当一个人接受到某种传递信息时,他将接受或拒绝该信息所揭示的立场,是要经历他的认知判断过程的 。在他还没有接触到该信息之前,他已经有由自我经验汇集而成的认知信息的依据 。说服信息影响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说服信息的立场(外在定锚点)与信息接收者原来态度(内在定锚点)的差距:近者易“同化”,远则易“反向” 。
这就是说,在说服人际中,目标对象对传递来的信息所代表的不同程度的赞同立场,既有他自己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即“接受纬度”,也有他不愿意或排斥的范围即“拒绝纬度” 。
为此,我们在说服人际过程中,在传递说服信息时,要估计发出的信息会落在什么纬度之中 。如果信息与目标对象的原态度差距太大,落在拒绝纬度之中,我们就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按照“系统脱敏法”的原理,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使信息的落点逐渐从拒绝纬度移向接受纬度 。
这样,我们说服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否则,要求过高,会产生对比、反差效果,使目标对象感到我们传递的信息所代表的立场过于偏激,而加以拒绝和排斥,于是产生“飞去来器效应” 。
另一种说服的方法叫“单面论证和双面论证法”单面论证法是指在说服别人相信自己观点时,只提与自己观点有利一面的分析和论证 。而双面论证法则在陈述自己观点时,将利弊得失两面同时谈及,加以比较,突出有利一面,让对方再思考权衡 。
这两种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 。单面论证法可以避免相反信息的干扰,但如果处理不好,目标对象觉察到还有信息,以为我们有意不告诉他,便容易怀疑我们,以致降低信息的可信度,甚至引起反感 。双面论证法,我们可以与目标对象一起分析对比,使之产生“免疫力”,自觉地改变态度,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目标对象不但不接受说服者的立场,反而去接受相反的立场,或者使说服者的信息传递发生干扰 。
那么,到底是单面论证法好,还是双面论证法好呢?这要看具体情况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各种不同的特定条件下,两种不同的论证方式,产生的效果不一样:
(1)当对方对你的观点比较赞赏或处于中性态度时,采用单面论证法效果较好;而当对方一开始就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时,则以双面论证法较合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