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150个效应大全,量大分足装逼利器!( 六 )


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每次涨薪都想达到和第一次涨薪1K相同的效果,则第二次涨薪可能需要2K,第三次需要3K……或者使用其它激励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参加职业发展培训,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虽然花费可能想当,但由于手段不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研究经济学其实也很有意思,只是对很多人来说,与IT这个行业不可完全兼得 。
16、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心理学150个效应大全,量大分足装逼利器!】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
最明显的诠释,就是非线性函数,例如二次曲线 。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的乱跳以为赚了,接下来是第二个……可是一直给你,你会觉得开始恶心了 。这有两个原因:一,你吃饱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腻了,刺激受够了 。你希望有个机会表白自己“老大,给个哈根啊好啊?”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刚来了要混个脸熟,所以拼尽全力在所不辞 。日子一久,也就淡了 。一般的教材会这样解释: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 。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映射,使得各种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们定义跑得快比跑得稳好,这并非没有意义,赛车界就是个例子),那么在一个时间序列上,投入和产出(以及累积投入和累计产出)就可以作为模型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两个特点::一,t=0比t->无穷时候的产出大的多(这是序列函数的像) 。二,t->T和t->T+1在T->无穷时候的变化不大(这是像的一阶倒数) 。前者说明总体趋势递减,后者说明递减速度趋缓 。
我们可以想想,边际效用递减式一个无处不在的规律,你想过四级,于是找了本宝书,从A背起,不错,一会儿就背完呢(当然,本来A就不太多,我就是这种人),然后是B,然后是……B part2,然后是B part 2 1/2…级数的概念有了应用 。当然你可以选择从Z开始背回头(当然,我也是这种人) 。
可见,投入和产出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产出,所以边际效益递减的逆仍然适用 。
我们可以拓展到离开效用这个概念 。让我们看一个实际中的问题:昨天打扫房间卫生,发现刚刚擦过的桌子一层灰又上去了,和旁边的一个小支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后者上次被美容的时候我还没在南京……一个东西从干净到涨很快,可是从脏到很脏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阿,指望考古队?(尽管也有评价的因素)大家还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点,“失去的才是真” 。
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终的收益摊的太薄 。再好的东西也有个限度 。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谓的各种高级操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吃力不讨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 。更高深的是当然一些数学上的游戏 。
然而我觉得,这个现象的起源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进步和发展 。想想,如果边际效益递增,我们还需要创新吗?我们还需要坚持吗?同志们,可爱多足够了,不,凉水就行!魅力这个词,永远的就失去了意义 。
17、波纹效应
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