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二年ji学生熟练掌握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怎样让二年ji学生熟练掌握克和千克?

文章插图
一、教材分析
低年ji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重量问题 , 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 而且重量单位比较抽象 ,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 。学生手脑并用 ,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了“克和千克” 。由于日常生活中通常将“质量”称为“重量” , 因此“质量”这个词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 。为避免理解上的困难 , 教材尽量用日常生活的语言“有多重”替代“质量” , 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出“质量”的概念 , 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
二、设计思路
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 , 我改变了传统的班ji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 , 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 领悟到了知识的情趣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 ,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掂、估、秤这些操作活动 ,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 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重量单位 , 建立明确的重量观念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 , 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 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 , 知道1千克=1000克 。通过让学生从桌面上称出约1千克的物品 , 发现重量相等而数量不等这一角度 , 进一步深化对重量单位的认识 , 帮助学生理解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 。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 ,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 知道1千克=1000克 ,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 , 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 , 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 ,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4. 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 , 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玩一个游戏 , 名字叫做“我是大力士”,让一个同学尝试着分别背其他两位同学 , 并询问有什么感想?
通过刚才的游戏 , 使学生发现有些人的体重有轻重之分 。
设计意图:通过小小的游戏 ,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并初步感知物体是有重量的 , 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
(一)创设情境 , 激发兴趣
老师昨天去逛超市买了一些东西 , 瞧 , 屏幕上这些物品 , 你能把你觉得相对较轻的物品和重的物品分开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四个物品的分类 , 让学生对轻重有一定的概念 , 便于引入新课 。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秤
以前我们知道物体有长短之分 , 可以用尺子测量 。刚才 , 我们又知道了物体有轻重之分 , 也就是说每个物体有自己的重量 , 也叫做物体的质量 。那么测量物体有多重 , 又该用什么工具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