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无淘汰” “后掐尖”时代什么是好学校( 四 )
可以把陈爱玉所说的“有层次、无淘汰”分为两个部分来解读 。 第一是“有层次” ,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 。
“学校有‘三优’目标 , 就是要让‘优秀生更优’‘普通生成优’‘潜质生向优’ 。 ”陈爱玉说 。
据了解 , 学生入学后会接受一个微观调研 , 学校要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特长爱好、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有个大致的了解 。
有了摸底 , 有了培养目标 , 体现在具体教学中的学案课案就是不同数量的“星”题 。 对于那些课上可能会“吃不饱、喝不足”的优秀学生 , 学校提供五星、四星题让他们做 。 而大多数学生只要掌握三星的题目 , 达到“应知应会” 。 当然 , 如果想“跳一跳” , 四星五星的题就是现成的“挂得更高的果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