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告别了机构的“插足”,不少家庭也将开启一个个全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周末 。不被机构支配的周末能做什么?如何过得既有意义、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周末,何尝不是带着孩子做家务劳动,让孩子收获更多生活体验的好时机!
教育从来都不是只局限在课内学习,家庭生活中的锻炼能带给孩子更多,提升他们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
但其实,很多时候,家长日常生活里的一些心态和语言,把孩子推离了劳动,让家庭劳动教育走进了误区 。
家长,有哪些误区?
宝山区教育学院老师们总结了以下三大误区,给家长们提个醒:
误区一:“劳动不重要,当下最重要的是学习 。”
这是典型的重智轻劳的现象 。
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好好学习 。”家长认为孩子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劳动会浪费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
这样的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知识,增长本领,孩子会变得更聪明 。
就如我们常说的“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就是这个道理,而生活中因为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高分低能,生活无法自理的例子还是很多的,相信家长会从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 。
误区二:“我的孩子会劳动,只是现在不需要劳动 。”
在生活中这类声音也比较多,家长的这种思想往往会影响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对自己应承担的劳动产生推诿:“我会做,但我不想做!”
其实,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技能的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达到在劳力上劳心的效果,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这应该是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 。
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要有正确的认知,可以定期开展“家庭劳动日”让孩子一起参与,流流汗,聊聊天,一起为家庭出力,当看到焕然一新的家庭空间,就会体会到劳动的成果与快乐,而教育也就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
误区三:“好好读书,考好学校,找好工作,挣大钱,做社会成功人士 。”
望子成龙,人之常情 。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的,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出状元 。但成为行业的翘楚,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更需要在劳动中不怕苦、不虚假、能坚持 。
生活条件优渥的今天,孩子们需要吃些苦,感受一些体力之苦,多一些比较,他们才会知道当下自己拥有的一切是来自他人的劳动付出,不是自己理所应当的 。家庭里、社会中对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应当尊重,每个劳动者在岗位上尽心尽责,城市才会美丽,生活才会幸福 。
家长必须教育孩子尊重社会中的不同劳动者,可以带孩子们参观当地的劳模馆,了解一下劳模们的事迹;可以去看看非遗作品,体会一下什么是工匠精神……
孩子,该怎么劳动?
深植了劳动教育的理念,接下来就是动手操作了 。
具体怎么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呢?先来说说家庭劳动的范畴 。
家庭劳动通常说就是做家务,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必须从事的一种无报酬劳动 。包括:洗衣做饭、照看孩子、购买日用品、清洁卫生、照顾老人或病人等 。不同家庭的劳动内容会有所不同,比如家中请了打扫卫生的钟点工,那么这个家庭的这块劳动任务就少了 。比如洗衣做饭,有了智能化的洗衣机和做饭机器人后,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但增加了掌握操作设备技能的要求 。
- 5-6岁幼儿家务清单 孩子们能从做家务得到什么
- 幼儿学做家务年龄对照表 孩子寒假家务清单
- 10岁前的孩子做家务对照表 孩子学做家务的年龄表都看一下吧
- 多做家务是不是能长寿 干家务将减缓大脑衰老
- 家务劳动小达人 劳动节孩子们可以做点什么家务
- 轻松搞定家务的十个方法 如何快速有效整理家务
- 做家务可以延长寿命 爱做家务的人更长寿科学论证
- 儿童干家务年龄对照表 幼儿做家务年龄对照表
- 家务清洁有哪些建议 每日清洁家务有哪些
- 女生做家务对身体的好处 男人做家务对女性有什么好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